“不卖。”
他摇了摇头。
“这是废纸,只是用来垫面包的。”
他说完,又撕下一页,准备包下一块面包。
“别!”
王博士几乎是喊了出来,他伸手按住了老人的手。
“先生,请您别撕了!”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
“这是……这是固态相变成核理论的推演过程!这后面的公式,是关于高强度合金在极端压力下的晶格变化!”
周围的人都朝他们看来。
老人抽出自己的手,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年轻人,你认错了。”
“我没有认错!”
王博士激动地指着笔记本上的一行签名。
“您是巴维尔·安德罗波夫教授!我在《苏联物理学》期刊上读过您所有的论文!”
“您是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
李工程师和其他几位专家也围了过来,他们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变成了巨大的悲伤。
迪米特里站在一旁,抱着胳膊,冷眼看着这一切。
雷啸走上前,把手搭在情绪失控的王博士肩上,用了点力气。
王博士回过头,眼眶通红。
“雷总,他是巴维尔教授!国宝!他是我们这个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研究,至少值……”
王博士说不下去了。
他看着那些垫着黑面包的、写满公式的纸,身体都在发抖。
雷啸看着那位老人。
巴维尔教授没有理会周围的目光,他只是默默地把那摞笔记本往自己身后挪了挪。
然后,他继续对下一个顾客说。
“五十卢布一块。”
雷啸拉起了王博士。
“我们走。”
他的声音很平静。
“雷总!”
“走。”
雷啸的语气不容置疑。
他转身,迪米特里跟了上来。
几位专家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跟上了雷啸的脚步,王博士一步三回头。
他们走出很远,还能听到老人沙哑的叫卖声。
回到车上,没有人说话。
车里的空气像是凝固了。
王博士把头埋在手里,肩膀一抽一抽的。
李工程师看着窗外,眼角有些湿润。
“迪米特里。”
雷啸开口了。
“像巴维尔教授这样的人,多吗?”
迪米特里发动了汽车。
“你顺着这条街走下去,每隔十米,就能碰到一个。”
“物理学家,化学家,工程师,甚至还有几个以前在航天城工作的。”
“他们的退休金,现在连买一瓶好点的伏特加都不够。”
迪米特里顿了顿,补充了一句。
“他们的勋章,只够换一块黑面包。”
车子重新上路。
雷啸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闻人语在香港宴会厅里说的话,在他脑子里一遍遍回响。
“他们都在玩钱的游戏,但钱本身不创造价值。”
“我们要用他们印的废纸,去换回能铸造国家根基的钢铁和智慧。”
直到这一刻,雷啸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重量。
这不是一次商业采购。
这是一次对一个帝国科技遗产的考古。
一个时代的悲剧,却是他们一个帝国的机遇。
车子最终在一栋不起眼的公寓楼前停下。
迪米特里带着他们上了三楼,打开一间公寓的门。
房间很干净,有暖气,厨房里还准备了食物。
“你们先休息,不要出门,有任何需要打这个电话。”
迪米特里递给雷啸一张纸条,然后转身离开。
门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寒风。
几个专家的情绪依旧很低落。
雷啸没有安慰他们,他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那个黑色的加密硬盘。
他拿出一部同样加密的笔记本电脑,接上硬盘。
电脑屏幕亮起,他输入了一长串复杂的密码。
一个文件被打开。
那是一份长得看不到底的清单。
雷啸的目光没有在那些密密麻麻的工厂和设备编号上停留。
他的视线,落在了清单的最顶端。
第一项。
那不是某个专利,不是某个技术,也不是某个工厂的名字。
那是一个人名,和一个地址。
【安德烈·伊万诺夫】
【前“能源”火箭航天集团,总设计师】
雷啸看着那个名字,又看了看
他抬起头,看向身后那几个还沉浸在悲伤和震撼中的专家。
“各位。”
他的声音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别想刚才的事了。”
他指着电脑屏幕。
“我们的工作,现在开始。”
“我们的第一站,去拜访一位正在自家花园里种土豆的航天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