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整,仿佛一个事先约定好的信号。
“老饕杜宾”的公众号,准时推送了一篇长文,标题简单粗暴。
【我收回我的偏见,这家店,有匠魂。】
文章里,他用手术刀般精准的语言,解剖了那块试吃饼干的配方,分析了王师傅发酵面团的手法,最后,他写道:
“在这个所有人都追求‘快’的时代,还有人愿意用‘慢’来表达对食物的敬畏。冲这一点,我脱帽致敬。如果今年的《京城风味》评选,金牌给的不是这种店,那本杂志可以烧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京城大嘴猴”的抖音更新了。
视频的开头,是他以往那种嘻嘻哈哈的风格。
但结尾,他收起了笑容,坐在“麦香坊”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镜头慢慢推近他的脸。
他用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而严肃的语气说:
“我今天在这儿坐了一个下午,我发现,这家店卖得最好的产品,不是面包,也不是咖啡。是一种叫‘安静’的东西。”
“它让你觉得,就算天塌下来了,你也能在这儿,先喘口气。”
画面一黑,打出一行字。
【评选若无麦香坊,从此不看京城榜。】
紧接着,仿佛是连锁反应。
无数篇图文,无数条短视频,在微博、小红书、大众点评、朋友圈,轰然引爆!
“年度黑马!这家社区面包店凭什么刷爆了我的朋友圈?”
“治愈力满分!我为化疗的妈妈,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可以发呆的下午。”
“王德发师傅是谁?他凭什么能让京城一半的美食博主为他站台?”
舆论,彻底沸腾了。
网友们疯了。
他们冲进《京城风味》的官方微博
“别选了!直接给麦香坊颁奖吧!”
“对!要是华联那种妖艳贱货拿奖,我第一个取关!”
“今年要是黑幕,我直播撕杂志!说到做到!”
“我们不认你们的评选,我们只认我们自己的选择!麦香坊就是我们老百姓心里的‘未冕之王’!”
“未冕之王”!
这四个字,像病毒一样,在网络上疯狂传播,成了“麦香坊”最新的代名词。
这股恐怖的舆论声浪,终于穿透了厚厚的墙壁,传进了《京城风味》杂志社的顶层办公室。
总编顾长明,那个被称为“顾阎王”的老头,正铁青着脸,看着助理递上来的舆情报告。
他的手,因为愤怒,在微微发抖。
办公室的电话,被打爆了。
合作了十年的广告商,打来电话旁敲侧击地询问。
几个评委会里的老朋友,也打电话来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他们都在问同一个问题:那个“麦香坊”,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什么民意会沸腾到这种地步?如果评选结果和民意相差太远,你顾长明,准备怎么收场?
砸招牌!
这两个字,像一把锥子,狠狠刺进了顾长明的心里。
他办了三十年杂志,最爱惜的就是这块金字招牌。
可现在,李俊彦那个蠢货,为了一个破奖,居然用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手段,把他和整本杂志,都架在了火上烤!
“咚咚咚。”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李俊彦的哥哥,郑氏集团的代表李俊峰,满脸堆笑地走了进来。
“顾总编,别来无恙啊。评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吧?”
顾长明抬起头,看着他那张写满了算计的脸,缓缓地,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安排?李总,你们这哪是让我安排评选啊。”
“你们这是,想让我这把老骨头,去挡全京城老百姓的口水啊!”
……
评选当天。
京城国际饭店的宴会厅里,衣香鬓影,觥筹交错。
李俊彦穿着一身高定的阿玛尼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手里端着一杯香槟,正和几个评委谈笑风生。
他志得意满,胜券在握。
在他看来,这场比赛的结果,从他砸下那笔赞助费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至于网上那些杂音,不过是些乌合之众的喧嚣,掀不起什么风浪。
他自信地整理了一下领带,完全没有注意到,会场里,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有意无意地,越过他,投向门口的方向。
他们都在等。
等着看那个搅动了整个京城风云的“未冕之王”,到底是什么模样。
就在这时,宴会厅的大门,被缓缓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