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阳西沉,树影拉得老长。
顾照清把车停好,踩着细高跟,拎着包,一脸惬意地晃进美食街。
一天中最香的时辰到了。
这会儿大部分人还在加班,街上人不多,排个队五分钟搞定,比半夜清静多了。
半夜?那是人挤人,窗口前都快成菜市场了,排队得排到明年。
她慢悠悠挨个摊子瞅过去,脑子里盘算今晚吃啥。
视线扫过那家粤式小店时,脚步顿了一下。
啧,好像真有好几天没吃小笼包了。
算了,来一笼小笼,再配碗艇仔粥,刚刚好。
正打算走过去,迎面有人端着一屉热腾腾的大包子过来。
她一眼认出来——灌汤包。
以前出差,客户请吃饭,她尝过一口汤,差点吐了。
太腻!齁得慌。
根本不知道这玩意儿有啥好。
没想到这儿也上了。
香味儿一飘过来,她鼻子先动了,脚也跟着拐了过去。
“苗老板做的,我肯定吃得下。”
她心里默念,嘴角不自觉就翘了起来。
买完坐下,左手拿勺,右手捏筷。
夹起一个,小心咬个小口,怕烫,没敢立马吸。
汤汁立马顺着皮缝流出来,满满一勺。
她轻轻吹了两下,抿了一小口。
唰——
鲜味直冲脑门!
眼睛当场亮了。
管不了那么多,一整勺全倒嘴里。
那汤,浓得跟熬了三天的骨髓似的,全是肉香,一点味精都没有,纯纯的原汁原味。
喝完,嘴里还留着一股香,久久不散,恨不得舔勺子。
再咬包子馅。
肉馅跟粤式小笼差不多香,但皮——
完全不一样!
小笼包皮厚软,一口下去绵得像云;这灌汤包皮薄得透光,嚼起来弹牙筋道,越嚼越上瘾。
她有点懵:咋会差这么多?
正好苗侃从后头出来,她连忙喊住他:“苗老板,能叨唠两句不?”
“咋了?”
他走过来。
“这灌汤包的皮,跟小笼包是用的面粉不一样?”
“对。”苗侃笑,“小笼用发面,软乎;灌汤包用死面,筋道,不塌汤。”
“懂了!”顾照清点头,笑得眼睛弯弯,“还有啊,我刚数了,每个包子上都是十八道褶,跟刻出来的一样,太齐了!”
“对,我们有规矩,每个都得是十八褶。”
“牛啊!”
“有啥牛的,”苗侃摆摆手,“定好标准,照着包就行。”
“可你这褶子,一个比一个匀称,没点手艺真整不来。”
“嗯,这个还真得练。”
“那……还有啥新花样?”她问,“一笼灌汤包,我才吃个七分饱,但又不想吃辣的。”
胡辣汤闻着香,可她今天就想吃得清淡点。
“等会儿,水煎包出炉。”
“哎?你这不是有生煎包吗?那是同一款?”
“不是。”
苗侃一五一十给科普:“生煎包,江南一带玩得溜,皮薄、底焦、汁多,像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