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绷着脸摇头:“急啥?甜味要慢慢品,一口吞下去,跟你嚼蜡有啥区别?”
她吹了又吹,等甜食不烫手了,才一小块一小块,递到他们嘴边。
“你们先用舌头舔一舔外皮,别急着咬,等那股甜香慢慢化开,再一小块一小块撕着吃,保准每一口都入魂。”
小朋友们齐齐点头,像一群乖得不行的小狗,伸出小舌头,“啧啧”地舔了起来。
一咬下去,眼睛瞬间放光!
“哇!脆蹦蹦的,甜得冒泡,还带股焦香!这啥神仙吃法啊!”
可没老师盯着的食客们,压根没这讲究。
一盒糖油粑粑,三口两口就光了。
眼巴巴瞅着小朋友们还剩大半盒,喉咙里直冒火,口水都快滴到地上了。
小朋友们立马“啪”地一声盖上食盒,小手护得严严实实。
“不许抢!谁动我跟谁急!”
食客们:“……”
我至于吗?我至于抢小孩的东西?!
也太小看我们了好吧!
苗侃自己也爱极了这两样——粤式的肉饼蒸蛋粉,清淡润肺,吃一口像被春天轻轻抱了一下;湘式的糖油粑粑,甜得直冲脑门,暖得人心窝子发烫。一个温柔如水,一个热烈似火,哪个都让人上瘾。
哎,来美食街的人,谁不是一边喊着“吃一口就走”,一边连吃三份还舔碗底?
……
肉饼蒸蛋粉卖得火爆,苗侃一拍脑门:“得,整点酸菜,免费配粉,让大伙儿吃得更上头!”
她立马搬出一堆菜:萝卜缨、雪里蕻、芥菜疙瘩、大头菜、白萝卜、豇豆、刀豆……全洗净晾干,开水烫软,剁成碎段。
传统腌法是用淘米水发酵,酸得有层次。
但苗侃有系统,直接下单了一罐“老卤汤”。
那玩意儿里头全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菌群”,往里一丢,三天就酸,五天出香,风味还带点回甘,跟人工发酵的压根不是一个次元。
腌好了,密封进缸。
缸是那种老派的大口陶缸,边上一圈水槽,盖子反扣在上面,倒满水,空气想溜进来?门儿都没有。
偶尔水干了,添点就行,稳得一批。
半个月后,开缸——酸香扑鼻,咬一口嘎嘣脆,直接能让人多吃两碗粉。
苗侃刚忙完腌菜,扭头就看见后厨热火朝天——杀猪的呢!
美食街的肉,当天现杀,活猪活鸡活鸭,一车车拉进来,现宰现卖,新鲜到你怀疑人生。
猪血一般都贱卖出去,做毛血旺的店抢着要。
但苗侃想到湘菜里那道压箱底的“龙脂猪血”,立马改了主意:
“猪血留着,别卖了。”
“好嘞!”
当场就有几大桶血浆堆在灶台边。
她一挥手,把所有厨师叫过来:“今天,教你们做‘龙脂猪血’。”
这菜名字听着仙,其实来头挺逗——以前有书生吃了这玩意儿,直呼:“这猪血比龙肝凤髓还带劲!”一传十,十传百,名字就这么来了。
做好的猪血,辣得冒烟,嫩得像凝住的云,一口下去,香得人想哭。
冬天吃一碗,浑身冒汗,却暖到骨髓里。
猪血多,得用大锅。
有人问:“不加盐?温水凝血不更稳?”
苗侃摇头:“咱来个更嫩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