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刚出锅的糯米就是香(1 / 2)

徐若明低声念叨:“这手感,有点像踩在沙坑里的那种,你越使劲它越结实。”

糯米粉质地比普通面粉细腻多了。

一盆碧绿鲜亮的嫩蚕豆,“哗啦”全倒进面糊里。

用筷子来回扒拉,混个匀实。

灶台点小火,苗侃往锅底轻轻滴了两滴油。

手腕一甩,油珠子转着圈飞开,沿着锅边滑了一圈。

香味儿跟着冒了出来,油膜均匀地贴在铁锅内壁。

他用勺子舀起一坨掺着豆子的糯米糊,看都不看就甩进锅里,锅柄轻轻一颠。

面团“滋”地一下腾起一层白气。

神奇的是,根本没粘锅。

随着他手腕摆动,那团糊在锅底打起转来,活像个陀螺。

“还是老铁锅好使啊。”

一群厨师眼睛发亮,盯着这口锅直咽口水。

这种锅,用久了养出锅气,越用越灵,几十年不坏,越炒越顺。

苗侃这口,是打家里带出来的,他娘李桂梅用了十几年的老家伙。

他手腕轻轻一抖,力道刚好。

那糯米团子“唰”地一下在空中翻了个身。

煎好的那一面,已经变成亮金色。

表面冒着密密麻麻的小泡,滋滋作响。

比起刚下锅时,个头还鼓了一圈。

“油煎过的糯米就是香,没法不馋。”

那股子焦边糯心的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金黄的糯米里夹着点点嫩绿的蚕豆粒。

颜色清爽,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两面都煎成金黄色,就可以起锅了。

“火控得好,一口锅一口气能翻十几个。”

一次出好几份都不成问题。

苗侃开口:“你们先从五个开始练手。”

做多了,火候不稳,不是焦了就是夹生。

说到底,这种活儿不是看一遍就能上手的。

得靠时间,慢慢跟锅磨,跟火磨,跟食材磨出默契。

没个二三十年灶台前站下来,别想摸到这门道!

每个厨师领一口锅。

照着苗侃刚才那套动作,开始动手试。

“啪嗒”一声。

滇味小店门口那块小黑板上,多了一行新字。

“今日上新:青蛙爬石板”

“可选口味:椒盐、白糖”

食客们围在窗口,一脸好奇:“青蛙爬石板?啥玩意?”

“对,”苗侃点头,“有些地方也叫青蛙抱石板。”

有人立马皱眉:“这……真吃青蛙?不犯忌吗?”

青蛙不是益虫吗?还拿来蘸糖吃?

“这菜里可没活物。”

苗侃笑着摇头,递出一份刚出锅的:“尝一口就知道了。”

一股炸得香喷喷的糯米味扑鼻而来。

食客接过,咬了一小块:“哎哟,这不是蚕豆吗!”

“蚕豆配糯米。”

“就是糯米粑里包了点青豆?”

“差不多。”苗侃咧嘴一笑,“不过你看,绿油油的豆子嵌在白糯米里,一煎一黄,像不像一只只小青蛙趴石板上?”

这名字起得,太有画面感了!

“嚯!外皮咔嚓脆,里头糯米扯丝,软乎带劲。”

“刚出锅的糯米就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