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摊子在江城早就出名了,吃货们早就在企鹅群里传疯了,一群满了开二群,现在二群都四百多人了。
苗侃在摊子边站了一会儿就走了。
摊上压根不用他动手,他来了也就是提前半小时收摊罢了。
他转身去了菜市场,顺道去乐购那边买了些管材零件。
九点刚过一刻,早市收工。
手机震了一下,是小米发来的微信:东西都收好了,正准备开车回老地方。
苗侃回了个“好”,顺手把手机塞进裤兜。
“老板,给我来半斤云木香,三两崇州郁金,再来点黄栀子和香砂……”
他在香料摊前一样样挑着。
中餐的调料门道太多了,哪是油盐酱醋四个字就能打发的?
每个好厨师手里都攥着自己的独门配方,绝不外露。
不管是炖肉、炒菜、熬汤、煮火锅还是做干锅,都得靠香料搭配合拍。
光是常用的香料就有几十种,味道也分好几路:清淡的、浓烈的、麻的、辣的、带椒香的……
配香料有讲究,叫“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就跟开药方似的。
不同的搭配,出来的是不同的香气。
比如白芷配良姜,专提肉香;花椒搭荜拨,麻味更冲;草寇加上丁香,那叫一个透骨香。
不同肉材,主料、辅料、佐料全不一样。
拿鸡肉来说,君料是八角、桂皮、肉蔻、砂仁,占六成;臣料是山奈、良姜、香叶、花椒,占三成;剩下的甘草和罗汉果当佐使。
猪肉、牛肉、羊肉也都各有各的配方。
为啥有的厨师做的菜能香到人做梦,有的却平平无奇?关键就在这些细节上。
苗侃买完香料,顺眼看见一筐草莓,红亮亮的,个头一个赛一个大,看着就馋人。
是昆季丽农产那边运来的,品质顶好。
价钱也不便宜,三十五一斤。
他蹲下挑了三斤。
苗佳慧从小就爱吃草莓,以前家里穷,吃不上。
现在日子好过些了,可她还是舍不得买。
那小丫头也是馋这一口,但吃多了容易拉肚子。
拎着草莓出市场,太阳已经照得人暖洋洋的。
阳光小学门口,小米、文斌和阿强刚收拾完餐车,准备发动车子回老街区。
这时候,一辆车忽然停在路边,有人喊了声:“等等。”
三个人扭头一看。
是个穿得光鲜体面的男人,一身大牌,从头到脚都是名牌货。
要是苗侃在,一眼就能认出来——江城餐饮圈里有名的大老板,邓建平。
之前他几次三番想请苗侃进他的餐饮集团,开出的待遇高得吓人。
可苗侃一次都没答应。
最后他也只能作罢。
其实他是苗侃的铁粉,常常亲自来排队买吃的。
但他更是个商人。
哪怕这么做有点不够地道,他还是想试试——既然请不动老板,那就动动手下这几个伙计。
最近他盯了一阵子,发现苗侃来摊子的次数越来越少。
以前好多菜都是他亲手炒,现在全交给一个叫小米的姑娘和几个年轻小伙了。
更让他吃惊的是,那个叫文斌的小伙子,炒米粉、干炒牛河,连麻婆豆腐、回锅肉都能上手,味道只比苗侃差那么一丢丢,不细嚼慢咽根本吃不出来。
总之——香得让人咽口水!
这小子绝对有天分,手艺不输专业大厨。
苗侃是百年不遇的天才,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