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青囊秘事:牵羊人异闻 > 第398章 唐地有宫殿,宫殿中有鬼魂

第398章 唐地有宫殿,宫殿中有鬼魂(2 / 2)

灵虫们的绿光从笼里飞出来,落在柳儿的宫装上,轻轻绕了一圈,又飞到锦盒旁,像是在为她鼓劲。我忽然想起秦地古道上的张老栓,他守着没送完的家书,直到我们帮他把家书送到;想起隋地的李崇,他守着古城的誓言,直到我们帮他看到百姓的安稳 —— 柳儿守着的,从来都不是一枚简单的玉佩,而是对皇室的承诺,对唐地太平的期盼。

“兴善寺的主持方丈是个好人。” 我轻声说,“要是把玉佩交给方丈保管,让他把玉佩放在寺里的柏树下,既能护着玉佩,也能让玉佩的地脉气和兴善寺的柏脉连在一起,护唐地的百姓 —— 这样,你既没失信,也能看到唐地的太平,不好吗?”

柳儿捧着玉佩,沉默了很久,目光从玉佩移到殿外的荒草,又从荒草移到小木明亮的眼睛上,终于轻轻点头:“好,我信你们。” 她捧着锦盒,慢慢飘到我面前,把锦盒递过来时,指尖的雾气轻轻落在我手背上,带着几分凉意,却格外温柔,“我守了这么久,就是想看看太平的样子,现在…… 终于能看见了。”

我们带着锦盒走出永安宫时,柳儿的身影跟在我们身后,她没有飘得太远,只是跟着我们走到宫门口,目光落在远处的长安城方向 —— 那里炊烟袅袅,市井的喧闹声顺着风飘过来,虽模糊,却满是烟火气。“那就是长安吗?” 她轻声问,声音里带着向往,“先生说,长安是天下最热闹的地方,有好多好吃的,还有好多书……”

“是呀!” 小木指着长安的方向,兴奋地说,“商人大叔说,长安的西市有好多胡商,还有卖糖人的,可甜了!柳儿姐姐要是去了,一定喜欢!” 柳儿轻轻笑起来,淡青色的裙摆晃了晃,像是在转圈,银簪上的珍珠虽没光泽,却在阳光下泛着淡影:“我不去了,能看见就好…… 你们替我多看看,看看唐地的太平,看看百姓的好日子。”

她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在我们转身的瞬间,化作一缕淡白的雾气,轻轻飘向永安宫的宫墙,与宫墙的地脉气融在了一起。我回头望去,永安宫的荒草在雾气融入的瞬间,竟冒出了嫩绿的芽尖,主殿的门轻轻合上,没有一丝声响,却像是完成了一场约定 —— 守了这么久的柳儿,终于把执念化作了地脉的守护,继续护着她牵挂的唐地。

周玄的玄鸟杖此刻蓝光格外明亮,顺着永安宫的地脉延伸,与远处兴善寺的柏脉连在一起,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故宫的残垣与古寺的香火,都串成了唐地地脉的一部分。苏清月在抄录的典籍上补写:“永安宫柳宫人,守‘守宫玉佩’数十载,非鬼魂,乃守信之灵,执念解,归地脉,护唐地太平 —— 地脉之安,在人心之信,在承诺之守。”

我们捧着锦盒往兴善寺走,路上的苜蓿花似乎开得更艳了,风里带着长安方向飘来的糖人香,混着柏树叶的清香,格外好闻。小木抱着灵虫笼,时不时回头望一眼永安宫的方向,轻声说:“柳儿姐姐一定很开心,她终于等到太平了。”

我摸了摸锦盒里的玉佩,指尖能感受到玉佩传来的地脉气,温和而坚定,像极了柳儿轻柔却执着的守护。忽然想起一路走来遇到的守护者:张老栓守着家书,李崇守着古城,柳儿守着玉佩,他们或许身份不同,形态不同,却都怀着一颗 “守” 的心 —— 守承诺,守期盼,守这片土地的太平。

走到兴善寺时,主持方丈早已在寺外等候,他接过锦盒,轻轻打开,玉佩在柏树下的微光中,竟渐渐恢复了几分光泽。方丈把玉佩放在古柏的树洞里,又在树洞旁刻下 “守宫” 二字:“这棵古柏已活了千年,能护玉佩,也能让柳宫人的心意,跟着柏脉一起,守唐地的地脉,护百姓的日子。”

夕阳西下时,我们站在柏树下,望着树洞里的玉佩,又望着远处的永安宫,心里忽然涌起一股热流:我们所做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是帮守护者解开执念,帮信物找到归宿,可就是这样的小事,却能让故宫的地脉恢复平静,让魂灵的心意得以传承。

灵虫们的绿光在柏树叶间飞着,像是在与柳儿的地脉气打招呼,周玄的玄鸟杖蓝光顺着柏脉延伸,与长安的地脉连在一起,苏清月的典籍上,又多了一段关于 “守护” 的记载。我握着玉如意,感受着布囊里煤精石、珍珠、梨的气息,还有树洞里玉佩传来的温和地脉气,忽然明白:唐地的地脉,不仅藏在古寺的柏树下,藏在故宫的残垣中,更藏在柳儿这样的守护者心里,藏在百姓对太平的期盼里。

夜色渐浓,兴善寺的塔尖又亮起了灯,长安方向的烟火气越来越浓,市井的喧闹声虽远,却满是生机。我们收拾好行囊,准备往长安走 —— 那里有西市的胡商,有渭水的水脉,还有更多等着我们去遇见的故事,去守护的地脉。

柳儿的守护没有结束,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护着唐地;我们的守护也没有结束,带着她的期盼,带着一路走来的温暖与坚定,朝着长安的方向,一步步走去。风里的柏叶香还在,玉佩的地脉气还在,我们的初心,也永远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