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岭下传来一阵脚步声 —— 几个穿着燕地服饰的村民,扛着猎枪往岭顶走,看到我们时,立刻举起了枪:“你们是谁?为什么在这挖脉?”
【第三幕:燕地守岭遇故人,寒脉托付续护程】
“我们是来护脉的,不是挖脉的!” 我赶紧收起玄铁剑,掏出孟先生的信递过去,“孟先生在蜀地传信,说邪术师来挖玄冰脉,我们是来阻止他们的。”
领头的老人接过信,仔细看了半晌,才缓缓放下猎枪:“是孟先生的字迹,我认得。我是这断脉岭的守岭人,叫老石,世代守着这岭,也守着玄冰脉的分支。” 他指着洞口,“三天前有群穿黑斗篷的人来这里,说要找‘寒晶’,我们不让,他们就伤了好几个村民,还挖了这个洞。”
老石把我们带到岭下的守岭屋,屋里的火塘烧得正旺,炉上煮着的茶汤泛着淡褐的光。“这是燕地的‘脉寒茶’,用玄冰脉的泉水煮的,能驱寒,也能解点邪气。” 他给我们各倒了一碗,茶汤入口,带着淡淡的甘苦,却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意。
“玄冰脉的主脉在燕地的‘寒晶谷’,那里的脉寒晶最纯,也是邪术师的主要目标。” 老石从床底拖出个木箱子,里面装着一张泛黄的脉图,“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玄冰脉图,标着主脉的位置和寒晶谷的‘护脉阵’,你们拿着,能少走些弯路。”
小木抱着灵虫笼凑到脉图旁,灵虫们的绿光落在图上的寒晶谷位置,泛着柔和的光:“灵虫说那里的寒脉气很纯,脉寒晶就在谷中央的‘冰脉眼’里,还有‘寒脉灵’在守着,像楚地的蛟龙一样。”
老石突然站起来,从墙上取下一件厚厚的 “冰蚕衣”:“这是用玄冰脉的冰蚕吐的丝做的,能防寒晶谷的寒气,也能挡邪蚀气。我老了,走不动了,就拜托你们守住玄冰脉,守住燕地的地脉。”
我接过冰蚕衣,衣料轻软却异常保暖,上面还留着老石的体温,像把燕地的守护温度也一并传递给了我们。“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托付,也不会辜负燕地的地脉。”
【第四幕:燕途续行向寒谷,护脉初心永不忘】
夕阳西下时,我们告别老石,往寒晶谷的方向走。老石站在守岭屋前挥手,火塘的光在他身后泛着暖黄,像岭上的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小木把冰蚕衣裹在灵虫笼外,灵虫们的绿光透过衣料,泛着淡淡的暖蓝,像颗会发光的小灯笼。
“按脉图上的路走,明天傍晚就能到寒晶谷。” 周玄的玄鸟杖指向远方,杖头的蓝光与玄冰脉的寒气相互呼应,“邪术师应该还没到主脉,我们还有时间。”
苏清月打开护脉鉴邪镜,镜面映出寒晶谷的轮廓,谷中央的冰脉眼泛着纯净的蓝光,没有邪气的痕迹:“脉寒晶还在!寒脉灵也在守着,我们得尽快赶去,别让邪术师先得手。”
我摸了摸怀里的龙珠和脉图,又想起老石的冰蚕衣、孟先生的信、江湾的托付 —— 从江南到蜀地,从楚地到燕地,每一处的守护都像颗珍珠,被 “护脉” 的线串在一起,成了我们前行的力量。
夜风渐烈,燕地的星星比楚地更亮,却也更冷。我们牵着骆驼,踏着地上的薄霜,往寒晶谷的方向走。龙珠在怀里安静地散发着温润,与冰蚕衣的暖意交织,像在平衡燕地的寒冷。小木偶尔会吹起老船夫送的水脉哨,哨音在岭间回荡,竟引来了几只燕地的 “寒脉鸟”,跟在我们身后飞,像是在为我们引路。
“陈大哥,到了寒晶谷,我们就能找到脉寒晶了吗?” 小木的声音带着期待,灵虫们也跟着轻鸣。
“会的。” 我望着前方的星光,心里突然无比坚定,“我们会找到脉寒晶,守住玄冰脉,然后去北荒,破了血龙阵 —— 因为我们不仅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江南的苏相公,蜀地的山魈,楚地的蛟龙,还有燕地的老石,是为了所有守护着地脉的生灵。”
骆驼的蹄子踏在燕地的土地上,身后是渐渐远去的断脉岭,前方是寒晶谷的微光。怀里的龙珠、脉图、冰蚕衣,还有行囊里的九龙佩半成品、脉火石、水脉珠,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护脉的使命。这条路或许还很长,或许还有更多凶险,但只要初心不变,只要这些托付还在,我们就不会停下脚步。
“走吧,去寒晶谷。” 我挥了挥玄铁剑,剑光划破夜色,照亮了前方的路,“带着燕地的守护,带着所有的托付,我们一定能守住玄冰脉,为北荒的决战,再添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