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士们也单膝跪地,齐声喊道:“愿随壮士持剑斩邪,护我草原!” 声音在谷中回荡,震得谷壁的晨露都簌簌落下,带着将士们的决心与信念。
我接过绒布,将玄铁剑小心裹好,系在腰间 —— 剑的重量压在腰间,却不沉重,反而像多了一个并肩的伙伴。怀里的九龙佩、定魂珠,手里的玄鸟杖,腰间的玄铁剑,还有小木怀里的灵虫,这些陪伴我走过一路的法器与伙伴,此刻都像是有了生命,在晨光里泛着呼应的光。
“多谢将军,多谢各位乡亲!” 我对着李将军和百姓们深深一揖,“晚辈定不负所托,带着这把玄铁剑,带着大家的心意,去北荒斩邪破阵,救回百姓,护好地脉 —— 若有一日凯旋,定将这剑还给将军,让它继续守护边关的安稳。”
李将军扶起我,拍了拍我的肩膀:“剑在你手,比在我手更有用。等你凯旋,我们不谈还剑,只谈草原的青草,谈百姓的炊烟 —— 那才是我们护脉、护疆的真正目的。”
【第三幕:挥剑辞行赴荒途,初心如剑指北荒】
出发的号角在谷口吹响,锐士们已列好队伍,战马打着响鼻,蹄子在地上轻轻刨着,像是也在期待着北荒的征程。李将军和赵峰站在谷口最高处,百姓们围在两侧,手里拿着刚做好的干粮、暖手的毡子,还有孩子们画的 “护剑图”,上面画着我握着玄铁剑,身边跟着灵虫,青光斩向邪祟的模样。
“陈壮士,这是刚烤好的馕,能放十天!” 一个大娘塞给我一个布包,里面的馕还带着热乎气,“到了北荒冷,多吃点,别冻着!”
“壮士,这是我攒的草药,治风寒的!” 一个老汉递来一个小纸包,“北荒风大,别生病了!”
我一一接过,心里满是暖意。小木抱着灵虫笼,坐在我的马背上,手里攥着那个刻着 “平安” 的小木马,灵虫们落在玄铁剑的绒布上,翅膀的绿光轻轻蹭着剑鞘,像是在为剑送行。
“出发!” 我翻身上马,握住腰间的玄铁剑剑柄,感受着剑身上传来的地脉气,与怀里的九龙佩相互呼应。周玄、苏清月骑着马走在我身侧,两百名锐士跟在身后,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北荒方向进发。
谷口的李将军突然喊道:“陈壮士!记住,剑可斩邪,心可护脉,只要初心不改,就没有破不了的邪阵!”
我回头挥手,将将军的话记在心里。风掠过耳畔,带着北荒的凉意,却也带着边关军民的祝福。腰间的玄铁剑轻轻发烫,像是在呼应我的心跳;怀里的九龙佩、定魂珠泛着微光,像是在诉说着护脉的誓言;手里的玄鸟杖蓝光闪烁,像是在指引着北荒的方向。
从青龙峡初涉牵羊,握着简陋的木杖对抗邪傀;到今日断脉谷,腰悬玄铁剑,带领锐士奔赴北荒 —— 这一路的成长,离不开师父的教诲,离不开伙伴的陪伴,离不开百姓的信任,更离不开 “护脉救民” 的初心。
我低头看着腰间的玄铁剑,剑鞘上的红绒布在风里轻轻飘动,突然想起师父说过的话:“真正的护脉者,不是靠法器厉害,是靠心里的光 —— 那光,是对百姓的牵挂,是对正义的坚守,是对地脉的敬畏。”
现在,这把玄铁剑,就是我心里的光的延伸。它斩的不是普通的敌人,是危害地脉的邪祟;它护的不是普通的疆土,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家园。
北荒的方向,蚀魂窟的邪雾还在弥漫,邪刃的凶光还在闪烁,三千百姓的期盼还在等待。但我不害怕 —— 因为我有玄铁剑在手,有伙伴在侧,有千万百姓的心意在怀,更有一颗从青龙峡出发时,就从未改变的护脉初心。
风越来越急,却吹不散我们的决心。我握紧玄铁剑,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心里默念着对李将军的承诺,对所有百姓的承诺:北荒决战,定持此剑斩邪;护脉之路,定以此心坚守 —— 直至地脉清明,烟火满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