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的晨光比昨日更暖,透过静心苑的窗棂,洒在石桌上的护脉玉上,泛着温润的绿光。我刚把定魂珠收进衣襟,就见王爷捧着一个雕花木盒从卧房出来,盒身刻着繁复的云纹,边角包着黄铜,一看就是有些年头的旧物,却被擦拭得锃亮,连木纹里的细尘都看不见。
“陈壮士,昨天赠你的护脉玉,是荣王府的私藏,今日这物件,却是能护持北荒枢纽的‘重器’,得当面交给你。” 王爷的脚步比往常更显郑重,走到石桌前,却没有立刻打开盒子,而是先看了看周玄和苏清月,又摸了摸小木怀里的灵虫笼 —— 小家伙们像是察觉到什么,翅膀的绿光突然亮了几分,围着木盒轻轻打转。
我心里一动,定魂珠在怀里微微发烫,竟与木盒产生了隐约的呼应,像是两块同源的地脉石在相互感应。“王爷,这盒子里的物件,莫非与地脉有关?”
王爷笑着点头,指尖抚过盒身的云纹:“这是先皇赐给荣王府的‘九龙护脉佩’,距今已有百年。当年草原地脉异动,先皇派钦天监打造此佩,将草原九大地脉支线的灵气沁入玉中,佩上的九条龙纹,对应着九支线的节点,能感应地脉异动,更能在关键时刻稳住枢纽脉魂 —— 北荒枢纽是草原地脉的根,这玉佩,就是护根的‘锁魂石’。”
他缓缓打开木盒,一道璀璨的青光从盒中溢出,比护脉玉的绿光更盛,却不刺眼,反而像春日的溪流般温和。玉佩卧在红色绒布上,通体呈青白色,约有手掌大小,正面雕刻着九条盘旋的龙,龙鳞清晰可数,龙首皆朝向中心的 “脉” 字纹;背面刻着密密麻麻的上古符文,与我在羲和旧墟见过的地脉符文隐隐相合,符文间还沁着淡淡的血丝,像是百年间护持地脉时留下的印记。
【第一幕:观玉佩识地脉,听渊源知重责】
“这玉佩的玉料,是从北荒枢纽附近的‘脉魂石’矿脉采的。” 王爷指着玉佩边缘的一道浅痕,“二十年前,草原西脉异动,我父亲带着这玉佩去镇压,被邪蚀气所伤,这道痕就是那时留下的 —— 脉魂石能吸附地脉灵气,也能挡邪蚀气,只是每次挡完,都会留下这样的印记,像是在替人受过。”
周玄凑近细看,玄鸟杖的杖头突然亮起蓝光,与玉佩的青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细小的光带:“这玉佩的地脉气与北荒枢纽同源!你看,杖头的蓝光顺着龙纹游走,正好对应着《草原地志》里记载的九大地脉支线 —— 有了它,我们到北荒后,不用费时探查,就能直接找到破脉符印的位置!”
苏清月取出护脉鉴邪镜,镜面映出玉佩的符文,竟自动浮现出北荒枢纽的简易图谱:“符文里藏着枢纽的脉魂轨迹!阴根堂的血祭阵要毁枢纽,就得先断脉魂,这玉佩能护住脉魂,相当于给枢纽加了一层‘防护罩’,就算邪刃激活,也能争取时间破阵!”
我伸手轻轻触碰玉佩,指尖刚触到玉面,就感觉到一股浑厚的地脉气顺着指尖涌入体内,与定魂珠的莹光、护脉玉的绿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温暖的气环,连之前因频繁使用法器留下的疲惫感都消散了大半。“这么贵重的宝物,本该留在王府护持京城地脉,晚辈……”
“陈壮士又要推辞?” 王爷打断我,眼神却比昨日更坚定,“京城地脉有朝廷的镇脉卫守护,北荒枢纽才是真正的危局。这玉佩若留在王府,只是一块死物;交给你,才能发挥它护脉的用处 —— 先皇赐下它时,就说‘护脉佩当予护脉人’,你从江南到京城,救黑石镇、清青石县、破州府贪腐、解王府邪术,这‘护脉人’的身份,你比谁都配。”
他拿起玉佩,轻轻放在我掌心,玉佩的温度与我的手温渐渐相融,像是长在了一起:“我父亲临终前说,九龙佩有灵,认护脉之心不认身份。你掌心的茧子,是护脉的印记;你怀里的定魂珠,是羲和的传承;这玉佩交给你,不是赠,是‘托付’—— 托付你守住草原的地脉根,守住天下百姓的安稳。”
【第二幕:忆过往明初心,试玉佩显神威】
我握着九龙佩,突然想起在青龙峡初遇周玄时的场景 —— 那时我还只是个懂些粗浅牵羊术的普通人,看着邪傀伤人性命,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是周玄递来玄鸟杖,说 “护脉者从不是孤军”;后来在黑石镇戏台,面对邪魂大阵,是百姓的信任给了我们底气;在青石县井边,是灵虫的预警帮我们找到邪珠;到了京城,是王爷的支持让我们有了对抗高阶邪术师的力量。
“陈大哥,灵虫说这玉佩好舒服!” 小木抱着灵虫笼凑过来,小家伙们飞出笼门,围着九龙佩转圈,绿光与玉佩的青光交织,竟在空气中拼出一个小小的 “脉” 字,“它们说,有这玉佩在,北荒的‘坏气’就不怕了!”
王爷看着这一幕,笑着说:“九龙佩认主,灵虫也认护脉人,这是天定的缘分。你们试试用玉佩感应地脉,看看能不能找到北荒的方向。”
我按照王爷的指点,将定魂珠的莹光注入九龙佩,玉佩上的龙纹突然亮起,九条龙像是活了过来,龙首齐齐指向北方 —— 那里正是北荒枢纽的方向,玉佩背面的符文也随之亮起,映出一道细微的光痕,像是在标记通往枢纽的地脉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