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玄则反复校准罗盘,在盘面标注了西域的地脉节点与危险区域:“昆仑山脉附近的地脉多‘断层’,是上古地脉崩裂留下的痕迹,容易产生地陷与瘴气,我们必须沿着安全的地脉线走。我还在罗盘里加了‘邪蚀预警’—— 一旦靠近破脉之术残留的区域,指针就会发红,提醒我们避开阴根堂可能设下的埋伏。”
小木也没闲着,他和灵虫们一起,在行囊里铺了一层晒干的香草 —— 这是灵虫最喜欢的植物,既能让灵虫在长途跋涉中保持活力,香草的气味还能掩盖生人气息,避免惊动遗址附近的野生动物或邪祟。“灵虫说,到了旧墟,它们能帮我们找隐藏的符文和地脉眼,” 他认真地给灵虫笼系上结实的绳子,“就像在江南帮我们找水脉印碎片一样!”
【第三幕:江南暂别藏牵挂,青槐院畔寄初心】
出发前的最后一夜,青槐院的老槐树下挂起了两盏灯笼,暖黄的光映着石桌上的饯行酒与桂花糕。徐文渊端起酒杯,对着众人深深一揖:“诸位此去西域,路途艰险,徐家虽不能同行,却会始终守着南冥枢纽,用江南的地脉气呼应你们。若遇危难,只需引动玄鸟玉佩,我定会感知到,尽江南之力支援!”
陈阿狗接过酒杯,目光扫过青槐院的一草一木 —— 老槐树的枝叶、院角的碗莲、花圃里的香草,还有石桌上未收的古籍,这些天的温暖与传承,都将成为此行的底气。“多谢徐老爷,多谢江南。” 他轻声说,却包含了千言万语。
苏清月将一枚用清瘴花编织的手环递给徐文渊:“这手环能感应地脉气的异动,若南冥枢纽有任何异常,手环就会泛出绿光。我们在西域也能通过它感知江南的安危,彼此放心。”
小木抱着灵虫笼,将一株新栽的兰草放在石桌旁:“徐爷爷,这株兰草留给你,灵虫在上面留了点绿光,能帮兰草长得更好。等我们回来,我还想在青槐院种满灵虫喜欢的花!”
夜色渐深,灯笼的光在风中轻轻晃动,像是在为即将远行的人送别。众人将行囊搬上早已备好的骆驼 —— 西域路途遥远,马匹难以适应,骆驼才是最好的伙伴。徐文渊站在院门口,看着骆驼队的影子渐渐消失在巷尾,手中紧紧攥着清瘴花手环,眼中满是期盼。
【第四幕:驼铃声中远赴征,上古荣光待续写】
次日清晨,苏州城外的官道上,骆驼队迎着朝阳缓缓前行。陈阿狗骑着领头的骆驼,黄金面具与玄鸟玉佩在胸前泛着淡金光,丝帛秘要与《地脉录》小心地藏在驼鞍的暗格里;周玄骑着中间的骆驼,罗盘稳稳地放在膝上,不时抬头观察天色与地形;苏清月与小木共骑一峰骆驼,小木抱着灵虫笼,时不时探头看向西北方向,灵虫们的绿光透过笼壁,在驼毛上留下细碎的光斑。
驼铃声在官道上回荡,清脆而坚定,像是在诉说着一段跨越五千年的传承故事。从江南青槐院到西域羲和旧墟,从徐庭鹤的批注到丝帛秘要的指引,从黄金面具的共鸣到灵虫的感应,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同一个目标 —— 探寻上古秘密,获取守护地脉的力量。
陈阿狗回头望了一眼江南的方向,那里的水汽已渐渐模糊,却能清晰感受到南冥枢纽传来的温润地脉气,与怀中玄鸟玉佩的暖意遥相呼应。他知道,这趟西域之行充满未知,可能会遇到破脉之术的残留,可能会触发遗址的危险机关,可能会延误草原决战的时机,但他更清楚:只有找到羲和族的完整传承,才能真正理解 “牵羊护脉” 的真谛,才能彻底打败阴根堂,还天下地脉一个永恒的安宁。
驼队渐渐远离江南,朝着西域昆仑的方向前进。阳光洒在骆驼的背上,泛着金色的光芒,像是为这支承载着上古使命的队伍,镀上了一层不朽的荣光。前方的路途虽远,却有传承在身,有伙伴同行,有地脉相伴 —— 羲和旧墟的玄鸟雕塑,正在昆仑山下静静等候,等待着今日的守脉者,续写那段跨越千年的守护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