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沪上密云不降雨 > 第154章 上海的坚持

第154章 上海的坚持(1 / 2)

上海,这座曾经闪耀东方的明珠,如今已彻底沉沦于铁蹄之下。铅灰色的天空低垂,仿佛永远也洗不净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煤灰和若有若无的血腥气。外滩上,太阳旗刺眼地飘扬,日军巡逻队的皮靴声踏碎了往日的繁华旧梦。街道上行人稀疏,面色惶恐,步履匆匆,不敢对视。租界虽尚存一丝畸形的安宁,却也如同惊弓之鸟,被恐惧和无形的铁丝网层层包裹。

闸北、南市、虹口……大片城区沦为废墟,断壁残垣间,野狗啃噬着无人收敛的尸骨。日军的镇压日益残酷,搜捕、枪决、暗杀时有发生,试图将任何反抗的火星彻底掐灭。

在这片绝望的焦土之下,却仍有暗流涌动。

苏州河北岸,一片被炮火反复犁过、早已无人居住的棚户区废墟深处。地下,一个经过巧妙加固、几乎与周围瓦砾融为一体的潮湿防空洞内,一点昏黄的煤油灯如豆般摇曳,映照着几张沉默而疲惫的脸。

这里是陆震云新的“巢”。比之前的纺织厂更加简陋,更加隐蔽,也更加……朝不保夕。

陆震云坐在一个倒扣的木箱上,正低头擦拭着一把保养得锃亮的毛瑟手枪。他的侧脸在昏暗光线下显得更加瘦削冷硬,下颌线紧绷如刀锋,眼窝深陷,里面是两潭深不见底的、沉寂的寒水。之前的枪伤似乎并未完全痊愈,让他的左肩动作略显僵硬,但他毫不在意。他变得更为沉默,有时一整天也说不了几句话,仿佛所有的情绪和话语都已随着那个离去的身影,被深深埋藏、封存。

围坐在旁的,只有寥寥四五人,都是历经数次清洗后幸存下来的、最核心也最死忠的兄弟。人人带伤,面色憔悴,眼神却如同淬火的刀子,带着一种麻木的凶狠和不肯熄灭的倔强。

“大哥,”一个脸上带着新鲜刀疤的汉子低声汇报,声音沙哑,“西区仓库那批‘货’,昨晚‘老鼠’们得手了,烧了一半,动静不小,鬼子宪兵赶过去时,人已经散了。”

陆震云擦枪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只是极轻微地点了下头,表示知道了。

“码头三号泊位,今天凌晨有艘鬼子的小火轮挨了黑枪,死了俩押船的,”另一个兄弟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快意,“没看清是谁干的,可能是‘码头帮’那帮老家伙憋不住火了。”

“老烟枪……有消息吗?”一个年轻些的兄弟忍不住低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希冀。

洞内瞬间沉默下来。陆震云擦枪的手停顿了一瞬,随即又继续动作,声音低沉得没有一丝波澜:“折了。上周,往外送消息的时候,撞上了巡逻队。”

简单的几个字,像冰冷的石头砸在地上。问话的年轻人眼圈一红,猛地低下头,死死咬住了嘴唇。

这就是他们现在的生存状态。人员凋零,装备简陋,每一次行动都如同刀尖跳舞,用最小的代价,换取对敌人最持续的骚扰和打击。袭击落单的日军士兵,破坏运输物资的车辆和船只,偷偷传递城内日军调动的情报……他们像幽灵一样,穿梭在城市的阴影里,用最原始也最危险的方式,证明着这座城市并未完全屈服。

陆震云整合了所有他能找到的、残存的、不甘心做亡国奴的力量。他们之间或许曾有江湖恩怨,或许素不相识,但此刻,都被同一股仇恨和信念凝聚在这面黑色的旗帜下。他是他们的核心,是他们的大脑,也是他们最锋利的刀。

但他付出的代价,无人能见。旧伤未愈,新忧不断,巨大的压力和失去兄弟的痛苦,日夜啃噬着他。他只是不再表露,将所有情绪死死压进那副冷硬的外壳之下。

“今晚,”陆震云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清晰,“目标,虹口桥东侧新设的鬼子临时检查站。他们查得太紧,我们的人过不去。老规矩,声东击西,打了就跑,不许缠斗。”

他言简意赅地布置了任务,分配了角色。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冰冷的指令和极高的风险。

夜深,寒风凛冽。虹口桥附近一片死寂,只有日军临时检查站的探照灯像鬼眼一样扫来扫去,几个日本兵缩在沙包后面,呵出白气。

行动开始。远处突然响起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和枪声(用土制炸药和鞭炮制造)!检查站的日军一阵骚动,注意力被成功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