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西安事变(2 / 2)

“日本人还在虎视眈眈,自己人怎么先打起来了?!”

“完了完了,这下要天下大乱了!”

震惊、恐慌、不解、担忧……各种情绪如同瘟疫般迅速在街头蔓延。人们聚在一起,交头接耳,面色凝重,争相阅读着报纸上每一个有限的细节,猜测着事件的走向和对整个国家命运的可怕影响。电车叮叮当当地驶过,却无人再有心思上车。咖啡馆里,人们围着收音机,试图捕捉来自南京或西安的任何一点最新消息。

整个上海,乃至整个中国,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巨大事件,彻底震惊了。所有的日常节奏,所有的个人琐事,在这一刻,都被这滔天的时代巨浪瞬间淹没、冲散。

陆公馆内,小七几乎是冲进书房的,手里攥着一份刚出的号外,脸上全是惊惶失措:“大哥!大哥!出大事了!西安……西安兵变了!委员长被张少帅他们扣下了!”

正对着码头文件出神的陆震云猛地抬起头,一把抢过小七手中的报纸。他的目光迅速扫过那巨大的标题和简短的电文,冷硬的脸上瞬间布满震惊,瞳孔骤然收缩。他唰地站起身,几步走到窗边,猛地推开窗户。

窗外街道上异常嘈杂的声浪瞬间涌了进来——报童的吆喝、人群的议论、汽车焦急的喇叭声……所有声音都汇聚成一个焦点:西安事变。

陆震云紧紧攥着报纸,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混迹江湖多年,经历过无数风浪,但此刻,他清晰地感觉到,这次的事件完全不同!这不再是帮派争斗,不再是商场倾轧,这是足以倾覆整个国家航船的惊涛骇浪!他的码头、他的生意、他所在乎的一切,乃至整个上海的命运,都可能因此而改变!

所有的个人情绪——与顾清翰的冷战、与杜明诚的争斗——在这一刻,显得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他的全部心神,瞬间被这巨大的外部事件牢牢攫住。

几乎在同一时间,圣玛利亚女中的校园也炸开了锅。学生们顾不上上课,老师们也聚在走廊里,人人脸上都写着震惊和焦虑。收音机被搬到教员办公室,围满了人。

顾清翰刚走到教学楼门口,就被一位同事塞了一份号外。他低头看去,只一眼,便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头顶,又迅速冷却下来。

“西安……兵谏……”他喃喃自语,手指微微颤抖。作为曾经参与过学运、一直关注时局的知识分子,他比普通人更清楚这件事的爆炸性和复杂性。联合抗日?政局动荡?内战风险?日本人的反应?无数的可能性和可怕的后果在他脑中飞速闪过,让他感到一阵眩晕。

他下意识地抬起头,目光越过喧闹的校园,望向陆公馆的方向。这一刻,个人之间那点龃龉和冷战,在关乎国家民族存亡的巨大时代洪流面前,瞬间被冲刷得失去了所有分量。他心中只剩下对时局的极度担忧,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想要与人共同分担这份震惊和焦虑的冲动。

他知道,那个人,此刻一定也和他一样,正紧紧盯着报纸,听着收音机,心系着千里之外那座古城的命运。

陆公馆书房里,陆震云眉头紧锁,对着闻讯赶来的几个手下快速下达指令:“立刻去查!所有北上的水陆通道,消息是否受阻?码头上往来西安、北平的客商,有什么反应?物价,特别是粮食和燃料的价格,有没有异常波动?快!”

“是!大哥!”手下们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刻领命而去。

陆震云重新拿起报纸,目光沉重地再次阅读那短短的电文。他的商业版图、他的人脉网络、他对未来的所有规划,在这一刻都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但他想的更深的是:这乱局之中,上海会怎样?他身边的人,又会怎样?

教员宿舍里,顾清翰打开了自己的收音机,调到新闻频道,屏息凝神地听着里面传来的、夹杂着大量噪音的、语焉不详的报道和评论。他坐立难安,最终走到书桌前,铺开稿纸,他想写点什么,分析,呼吁,或者仅仅是记录下这令人窒息的历史时刻。

窗外,报童的叫卖声和人群的议论声依旧不绝于耳。

陆震云站在书房窗前,望着楼下慌乱的人群,手中紧握着那份改变了一切的号外。

顾清翰坐在宿舍书桌前,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纷乱信息,笔尖悬在稿纸上方,却迟迟无法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