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快步走到书桌前,拉开椅子,坐下。
那份印有“国防科技中心”的专用信纸,就在手边。
她拿起笔,笔尖悬在纸上。
回信。
她要给他回信。
那……写什么?
张勤的脑子,第一次,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彻底空白。
她试图分析,却发现所有的公式和模型都已失效。
她放弃了。
就凭感觉。
她终于下定决心,笔尖触碰到纸面的瞬间——
“滴——滴——滴——”
桌上的内部电话,突然发出三声急促到刺耳的尖啸!
最高优先级的紧急通讯请求!
张勤的身体瞬间绷紧。
她条件反射般抓起听筒。
“169号,一号通讯室有您的紧急加密通讯!”
“来自航天部,姓名李向阳!”
李向阳?
栋梁班的同学,奔赴各自战场后,为保密原则,已近十个月没有任何联系。
这个时间,通过这种方式直接打到国防中心来……
出事了!
“我马上过去!”
她“啪”地挂断电话,那封刚要动笔的回信,被她随手扫到一边。
她冲出房间,秦月荣和徐明已等在门口。
“通知数据中心,”张勤一边快步走向通讯室,一边下达指令,“准备接收一份来自航天部的大容量加密文件。所有级别,调到最高。”
“是!”秦月荣立刻通过随身通讯器传达指令。
一号通讯室。
厚重的隔音门在身后关闭。
张勤拿起那部带着电流杂音的电话。
“我是张勤。”
“老大!”电话那头是李向阳压抑着绝望的嘶吼,“救命!”
“说重点。”张勤的声音很冷。
电话那头的混乱骤然一静。
“是‘启明星一号’卫星,”李向阳语速极快,“自主研发的信号增益模块,出了大问题!”
“问题。”
“烧了!一直在烧!”李向阳的声音都在发抖,“连续奋战九十六小时!只要进入高功率满负荷压力测试,模块温度瞬间飙升,超过阈值,然后烧毁!”
“五块备用模块烧完了!只剩最后两块!”
“所有散热方案全试过了!材料也换了!电路重设了三遍!没用!”
“老大,项目是苏院士亲自盯着的,下个月就要总装,如果解决不了……我们……就是国家的罪人!”
张勤安静听着。
她的脑海里,飞速构建起虚拟故障模型。
温度飙升……高功率……烧毁……
“电路图,材料配比,散热结构设计图,全部五次失败的详细测试日志,立刻传过来。”她冷静发问。
“已打包!就等你这句话!马上发!”
“测试环境的真空度、背景辐射值、电源纹波系数。”
电话那头的李向阳愣住,随即传来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
“有!有!我马上找!”
“补充发送。”张勤说,“信号增益原理,行波管放大还是固态功率放大?”
“固态……最新的砷化镓半导体……”
“基板?”张勤的问题,一刀见血。
“基板是……蓝宝石……”
张勤打断他,“蓝宝石导热率太差。高功率高频率下,局部热量聚集,根本散不出去。你们不是在给芯片散热,是在给一口烧得滚烫的锅,扇扇子。”
“这……”李向阳彻底懵了。
全世界都在用蓝宝石做基板,教科书就是这么写的,怎么错了?
“换基板。”张勤给出结论,“用碳化硅。”
“碳化硅?!”李向阳失声,“国内连稳定生产工艺都没有!上哪儿找?”
“我给你们工艺。”张勤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数据传过来,我先看。看完,给你们一整套新方案。”
“从碳化硅基板的制备工艺,到新的电路设计,再到散热结构模型,全部。”
挂断电话,张勤走出通讯室。
她看向秦月荣。
“秦助理。”
“在。”
“咖啡,三倍浓度。”
秦月荣的心一沉。
“是。”她不多问一个字。
张勤推开自己专属实验室的门。
推开门,她视线扫过书桌,那封她准备回信的信纸,和李霄那封只有几行字的“军报”,并排躺在那里。
她的脚步,只停顿了0.1秒。
然后,她走过去,拿起那两张纸,毫不犹豫拉开最底层的抽屉,将它们一起放了进去。
“砰”的一声。
抽屉关上。
她将自己那颗刚刚漏了一拍的心,连同那点不合时宜的儿女情长,一起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