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里全是电子元件和焊锡的味道。
齐越带他们上了三楼的会议室。
一个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老者已经坐在里面。
“张顾问,我介绍一下。”齐越赶紧上前,“这位是京市邮电大学的杨教授,杨志远,国内通信领域的泰斗。”
他又对杨教授说:“钱老,这位就是我提过的技术总顾问,张勤同志。”
杨教授站起身,推了推眼镜,打量着眼前的女孩。
太年轻了。
他听齐越吹得天花乱坠,心里本就怀疑。
“你好,张勤同志。”杨教授伸出手,态度客气,眼神却在审视。
“杨教授,您好。”张勤握了握手。
她不在乎对方的怀疑。
她看向齐越。
“齐总,这里的人,都可靠吗?”
齐越一愣,立刻点头:“放心,都签了最高级别的保密协议,自己人。”
“好。”
张勤拉开椅子坐下。
李向阳他们几个在后面找了排椅子,坐得笔直。
“杨教授,”张勤开口,“我听说,你们想造一个‘超级基站’,用一个站覆盖整个城市,对吗?”
杨教授点头:“没错,这是目前的主流思路。但功率、天线、干扰,都是问题,难度非常大。”
一条死路。
张勤换了个问法。
“杨教授,我们换个思路。”
“假如,我们不追求用一个基站覆盖一座城。”
“我们把城市切成无数个小格子,像蜂巢一样。每个格子里,放一个低功率的小基站,只负责自己这个格子。”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杨教授愣住了。
他身后的几个学生也面面相觑。
杨教授皱起眉头:“小姑娘,你这想法……问题太多了。每个基站功率都那么低,手机走到两个格子边界,信号不就断了?”
“对啊,”他身后一个学生也说,“而且每个基站都要占一个频道,一座城市得要多少频道?根本没那么多频谱资源!”
张勤笑了。
“谁说信号一定会断?”
她伸出一根手指。
“手机从一个‘蜂巢’移动到另一个‘蜂巢’,系统可以自动把信号从旧基站‘交’给新基站。整个过程,打电话的人根本感觉不到。”
杨教授的瞳孔猛地一缩。
自动……切换?
“那频道问题呢?”另一个学生追问。
“这才是最妙的地方。”
张勤说。
“每个基站功率都很低,信号只覆盖一小块地方。所以,隔开一段距离、互不干扰的‘蜂巢’,完全可以用相同的频率。”
“这样一来,有限的频率,就可以在整座城市里,重复用无数次!”
“理论上,只要‘蜂巢’切得足够小,网络容量就可以无限大!”
杨教授呆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他嘴巴微微张开,眼镜滑到了鼻梁上也没发觉,只是死死地盯着张勤。
突然,他像是被烫到一样,一拍桌子,霍然站起!
椅子被他带得往后翻倒,发出一声巨响。
他却不管不顾,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黑板前。
他拿起粉笔,因为手抖得太厉害,在黑板上划出一道长长的白痕。
“六边形……”
他嘴里念念有词,开始在黑板上疯狂画图。
“对……是蜂窝!所以叫蜂窝网络!”
“功率降低,容量提升……切换……对,切换是关键!需要中央交换系统……”
杨教授看着张勤,眼神里全是狂热。
“小……张顾问!你……你是怎么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