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 > 第93章 一份立项书!她要逆天改命!

第93章 一份立项书!她要逆天改命!(1 / 2)

电话接通了。

嘟——

嘟——

每一声都像锤子,砸在张勤的心跳上。

她握着话筒的手,渗出细密的汗。

“喂,军委总机。”一个沉稳冷静的男声传来。

张勤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声音尽量平稳。

“您好,我是h省的张勤,我想向陈老汇报思想。”

她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复述刘振华教的话。

电话那头沉默了。

只有轻微的电流声。

张勤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这串号码,这个接头暗号一样的开场白,到底管不管用?

“请稍等。”

几秒后,那个声音再次响起。

等待。

漫长的等待。

就在张勤以为要被挂断时,话筒里传来一个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

“是小张同学吗?”

是陈老!

张勤瞬间站得笔直,“陈老!是我!”

“呵呵,刘振华那个滑头,把皮球踢给我了。”陈老的声音带着疲惫,“说吧,什么事,让你这么着急?”

张勤不敢耽搁:“陈老,我想搞新工艺的化肥,还有科学配比的饲料。我有领先的技术想法,但我们没有实验室。”

“唉…”一声叹息传来,带着无尽的萧索。

张勤的心一沉。

“孩子,你的想法很好。但你知道现在国家什么情况吗?百废待兴,到处都要钱,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陈老的声音很慢,“在h省从零开始给你建高规格实验基地…不现实。”

不现实!

三个字,像三座大山轰然压下。

她设想过无数困难,但没想过会是这样无法反驳的理由。

“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张勤声音发干。

“有。京市有现成的,几个重点院所的实验室,设备比你想象的还好。我可以给你申请项目名额。”

张勤眼睛瞬间亮了!

“但是——”陈老再次开口,“你必须来京市。一个人,以特招生名义插班到京市附属中学,一边上学一边搞实验。”

去京市。一个人。

张勤想到了杨志超,想到了孙校长,想到了李向阳、赵亚男,想到了高一三班那四十多张燃烧着火焰的脸。

她一个人去京市,那他们呢?

她刚刚点燃的火,就要亲手浇灭吗?

“陈老。”张勤咬着牙,“我不是一个人。我有一个团队——我的同学,我的老师。这些想法光靠我一个人做不完,我需要他们。”

电话那头又一次沉默,张勤能感觉到陈老的不悦。

“孩子,你要明白,你是最锋利的刀,国家需要的是你这把刀,而不是你的刀鞘。”陈老声音变得严肃。

“我明白。”张勤死死握着话筒,“可再锋利的刀,也需要磨刀石和锻造台!我的同学们,就是我的磨刀石。我们一起,才能爆发出最大的力量!”

她想起李向阳说过的话——“没有永远的个人英雄,只有永远的团队传奇!”

陈老没有再劝。

他这种级别的人物,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极限。

“这样吧。”陈老似乎做出让步,“你把所有想法写一份详细的立项报告书——技术理论依据、工艺流程、设备需求、预算估算、团队人员构成…越详细越好。”

“写好了寄给我,我会组织专家组评估。如果证明你的想法确实可行,有巨大价值…到时候再谈实验室建在哪里的问题。”

张勤的心重新剧烈跳动起来。还有机会!没有把路堵死!

“是!我明白了!谢谢陈老!”

“先别谢我。”陈老声音无比郑重,“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自己。”

说完,电话干脆利落地挂断了。

张勤握着话筒,久久没有放下;客厅里一片寂静。

她缓缓坐回椅子,脑子里天人交战。

去京市?还是留在h省?

陈老的话,像一座天平,两端放着沉甸甸的砝码。

一边,是唾手可得的顶级资源,是国家级的平台,是她一个人的康庄大道。

另一边,是前途未卜的坚守,是需要从零开始的团队,是一群人的荣辱与共。

她慢慢冷静下来。

陈老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