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山中的“宝藏”(2 / 2)

苏婉清的情绪明显高涨起来,“可是……我对本地山里的植物不熟,怎么辨认、去哪里采,是个问题。”

赵四沉吟片刻,说:“明天我帮你问问马书记或者刘大姐,他们肯定认识本地的老乡,说不定有熟悉草药的。”

事情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第二天一早,赵四刚向马青松提起医务室想找些本地草药,马书记就一拍大腿。

“嗨!这事儿你找邓小红啊!她娘家就是山里的,她爹以前就是采药人,她从小跟着漫山遍野跑,认得不少草药!我这就叫她过来!”

邓小红是个二十七八岁的妇女,皮肤黝黑,身材结实,一双大眼睛透着山里人的淳朴和机灵。

她是生活区基建队的一名工人,听说苏医生需要帮忙认草药,二话没说就爽快地答应了。

午休时间,邓小红就带着苏婉清进了山。

她果然对山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一边走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

“苏医生你看,这个开小黄花的,是金银花,清热解暑的,泡水喝最好。”

“这边一丛一丛的,是蒲公英,叶子能凉拌吃,根能煮水,消肿解毒。”

“哟,这石头缝里长的是半夏,止呕效果好,就是有毒,得炮制好了才能用……”

邓小红手脚麻利,用小锄头或直接用手,精准地采下所需的药用部分,还不忘提醒苏婉清注意辨别相似的毒草。

苏婉清跟在后面,仔细辨认、记录,心中充满了发现“宝藏”的喜悦。

这莽莽大山,在缺医少药的当下,俨然成了一座天然的药库。

她根据赵四提供的手册知识,结合自己的中医底子,向邓小红请教更多草药的用途和炮制方法。

与此同时,在“磐石”基地的一个休息间隙,赵四心中默念:“系统,签到。”

“叮!签到成功!检测宿主正在应用赤脚医生手册。奖励:《常见中草药图谱及炮制方法(西南地区特辑)》精通。”

一股详尽的知识流瞬间涌入赵四的脑海,里面不仅包含了昨日手册里提到的草药,还有更多适宜西南地区气候、土壤的特有药材,附有清晰的彩色图谱、详细的采摘时节、炮制工艺和药理药性说明。

赵四心中大喜,当晚回家,他便装作不经意地,将系统中关于几种关键草药更精确的辨识特征、最佳采摘时间和炮制窍门,“现学现卖”地分享给苏婉清。

“小红说,后山有片坡地,土质不错,向阳。”

苏婉清兴奋地和赵四商量,“我想带着几个家属,把那儿开出来,弄个小药圃!”

“自己种一些常用的、不容易采到的草药,以后就不用完全靠天吃饭了!”

“这个主意好!”赵四立刻表示支持,“需要帮忙整地、做篱笆就说,我工余时间多的是。”

灯光下,夫妻俩头碰头地研究着草药图谱和手册,讨论着药圃的规划。

窗外是寂静的群山,而屋内,希望如同那小小的煤油灯苗,虽然微弱,却坚定地燃烧着,照亮了他们利用自然、对抗疾病的新道路。

苏婉清看着专注的丈夫,心中暖流涌动。

熄灯,上床,一夜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