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赛场的惊变(1 / 2)

省城会展中心的穹顶下,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的光,将整个主赛场照得如同白昼。

这里是“首届全省古玩鉴宝大赛”的决赛现场。

来自全省各地的三十位顶尖鉴宝师齐聚于此,争夺“金鉴杯”的归属。

观众席上坐满了业内人士、媒体记者和古玩爱好者。

每个人的目光都紧盯着中央的鉴定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

陈凡站在选手候场区,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帆布包的背带。

他的参赛物品整齐地摆放在身侧的展示架上:

叶家提供的三件待鉴藏品,一件明代青花梅瓶、一方清代田黄印章、还有一卷民国时期的书画手卷;

以及他自己的工具箱,里面装着高倍放大镜、紫外灯、矿石样本等专业器械。

一切都符合赛事规定。

那幅被周阳塞进来的假画,被他巧妙地混在最底层的“待淘汰废品”堆里,用几本旧书压着,暂时瞒过了赛前安检。

“陈凡选手,轮到您入场了。”工作人员的声音响起。

陈凡深吸一口气,提起帆布包走上鉴定台。

主裁判是省内德高望重的鉴宝泰斗张老,他推了推眼镜,目光在陈凡身上停留片刻:

“年轻人,放松。鉴宝靠的是眼力,不是运气。”

“是,张老。”陈凡点头,将背包放在指定位置,开始第一轮基础鉴定。

第一轮是基础鉴定,要求选手在三十分钟内,从十件混杂着真品、高仿品和赝品的物品中,筛选出真品并写出鉴定依据。

陈凡的手指在放大镜下翻飞,目光如炬。

第一件是件青花瓷碗,胎体轻薄,釉色发灰。

他指尖轻叩碗底,声音沉闷,这是新仿的典型特征。

“现代仿品,胎土配方与明代官窑有差异,釉面光泽贼亮。”他写下结论。

第二件是枚田黄印章,石质温润,雕工精细。

他用紫外灯照射印面,未见荧光反应。

“清代中期寿山石,刀法流畅,应为名家所作。”

第三件……

陈凡的表现堪称惊艳。

前十件物品,他精准地挑出了七件真品、两件高仿品,剩下的一件赝品也被他准确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