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见他说的头头是道,眼睛都亮了:“三个都听,臭小子,别磨叽了,速速讲来,先说上策。”
陆京笑道:“上策就是,毁坏房屋,迁移黎民,深挖河渠,疏通河道。”
“这是什么意思?”黎元忍不住问道。
“就是字面意思!”
这个计策,是历史上治理水患最有效,也是最省事的计策。
当初大禹治水,所用的计策就是这个。
把一些本来就地处低洼,靠近勃水的住户给迁移到内地。
大禹治水认为,凡事顺势而为,则事半功倍。
上天划分土地,有树林,有河流,有土地,有沙漠沼泽。
人不与物争,不逆势而为,明知地势不适合居住,却非要居住,则吃力不讨好。
所以,大禹划分九州,让人们跟河流分开居住,彼此不相侵扰。
然后开山挖河渠,利用“疏”法,将河流疏通,不让其堵塞。
水性向下,适合导之,不宜堵之。
如此一来,河流不会堵塞,没有决堤风险,水患将不再发生。
就算发生,水患周围的黎民已经迁移,也不会有任何损害。
所以说,迁移黎民,毁坏房屋,疏通河道,挖掘河渠,是上策治水之法。
“好,好,好一个上策!”黎元整个人都激动起来。
这上策治水之策,是他从没听过的!
虽然听着简单,只需要毁坏房屋,迁移黎民远离水患之不宜居住之地。
可是,满朝文武,却都想不出这个办法!
因为一提到水患,每个人想的都是如何治水。
陆京这一条上策,乃是放弃治水,而改为治人!
治人比治水,要容易太多了!
“那中策呢?”他忍不住问道。
虽然知道,中策肯定没有上策要好,但黎元还是想看一下。
“中策就比较麻烦了,只需要挖掘河渠,加固提防,开山凿石。”
只是,因为很多黎民,还居住在低洼地区,下游流域,所以一旦时间长了,河水大幅度上涨,导致洪水泛滥,他们还是会被淹。
不过,因为已经疏通了河水,挖掘了更多河渠,所以遇见一般情况,都不会导致河水泛滥了。
“那下策呢?”黎元再次问道。
陆京笑了笑:“下策,就是当今大汉正在使用的策略,加固堤防,疏通河道。”
如今兖州水患,朝廷官员,只是按照以往治水方针,一味的去加固堤防,去想要堵住洪水。
可是这样却治标不治本,这就好像水龙头开了,你不去关阀门,却去用塞子,堵住水龙头的管口一样。
时间一长,毕竟会引发更加猛烈的洪流。
这就是为什么,兖州水患一直这么多年,还没有解决的原因之一。
当然,也不是这些官员大臣愚蠢,想不到其他办法。
他们这些年,也挖掘了不少河渠,可是一开始挖好河渠,确实缓解了一下水患,但过一段时间,或者下一场大雨,就再次泛滥成灾。
归根结底,还是他们没有把河流跟黎民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