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忆跟旁人纷纷叫了一声,让开道路。
就连齐友也放下手中诗词,走了上去。
其他在这里的五经博士,也都纷纷行李。
昭阳公主李琉微微点了点头,面无表情,操着一口御姐音,问道:“这次的诗词如何?”
孙忆无奈道:“虽然有几篇勉强看的过去的,但大部分都是强行押韵,语句不通,意思混乱,没有深意。”
李琉听后,也没有什么反应。
毕竟她也深知,如今大汉虽文风鼎盛,但沽名钓誉者也有不少。
很多人只有文人傲骨,没有文人本事。
李琉随意拿起一篇诗词,只扫了一眼,便眉头深皱。
这些诗词,都是经过外面的五经博士筛选而来,却还是平平无奇。
难道整个大汉,就出不了一首,能惊艳她的诗词吗?
之前在长安城,突然出现的那两首诗词,让她惊艳许久,也因此对诗词一道的要求越发严厉了。
见过那两首诗词后,再看这些诗句,犹如嚼蜡一般,索然无味。
“难道,那个人,没来参加诗会吗?”李琉自言自语。
听到这话,众人都疑惑起来。
那个人?
是谁?
莫非昭阳公主,是为了某人,才来颖川举办诗会的?
齐友心中了然,马上问道:“公主所说,莫非是最近名动京城的那个‘颖川陆子’?”
“正是。”李琉也没隐瞒。
“颖川陆子?”孙忆脱口而出,语气带着一股冲动。
“怎么了?这么大反应?咱们之前不是还讨论过他吗?”李琉觉得奇怪。
“啊,没,没事……”孙忆赶忙摆了摆手。
他们之前,的确讨论过颖川陆子,可是谁能想到,这个名震长安的颖川陆子,竟会是一个刚满十五岁的少年郎?
她有心告诉众人,不过伯父嘱咐过她,不让她透露颖川陆子的真实身份,她也只能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
但是没想到,公主在这里举办诗会,竟是为了他!
如果公主知道,她口中的颖川陆子,才不过十五岁,又不知会如何……
不过,今天他真的会来吗?
倒有些想听听,他的诗词如何呢……
这时,两个五经博士经过通报后走了进来。
“公主,齐仆射,又有两首诗词来了!”其中一个博士开口,激动的将一篇诗词呈递上来:“这是程录公子呈递上来的!”
程录?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落在了旁边的齐友身上。
毕竟谁都知道,程录是齐友的学生。
而且,也是这次诗会,最有希望获得魁首之人!
所以,对他的诗词,众人都满怀期待。
“那就诵读一下吧!”李琉也期待地开口。
那博士点了点头,继而开始高声朗诵:“从来秋夜寒,战鼓垒高山,骤夜声惊起,冲天破万贯,蓦然他回首,火光尸横遍,胜欲不胜天,只教人相残……诗名曰《望千年》!”
这首诗词一出,在场众人都仿佛感受到一股浩瀚的肃杀之气。
“这首诗词,是在写从古到今,所有的战争之惨烈,而且描写的栩栩如生,不愧是程公子!”
“是啊,我仿佛看到了上古到现在,几千年以来的战火连天!”
“好,好啊,估计这种有意境的诗词,也只有程公子能作得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