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有点抖(1 / 1)

开春时,县里要给养老院送一批竹制的摇椅,特意嘱咐要编得软和。竹安琢磨着在椅面加了层竹丝垫,用温水泡过的竹丝软得像棉线,躺上去能陷个小坑。结巴的孩子蹲在旁边试坐,晃悠着说:“比……比咱家的竹凳得劲,老……老人准喜欢。”

摇椅送过去那天,养老院的老人排着队试坐,有个老爷爷晃着晃着就打盹了,嘴角还挂着笑。院长拉着竹安的手说:“这摇椅编得有心,比城里买的塑料椅暖乎。”竹安挠挠头,从包里掏出几个竹制的小痒痒挠:“这个也给爷爷们,竹头磨圆了,不硌人。”

入夏暴雨多,竹满堂桥的栏杆被冲得有点晃。竹安带着小石头去修,俩人扛着粗竹条,踩着竹梯往桥栏上捆。竹安在上面拧竹绳,小石头在下头递工具,突然脚底一滑,竹梯晃了晃,竹安赶紧喊:“抓稳了!别怕!”等稳住了,小石头脸都白了,却梗着脖子说:“我没怕,就是手有点抖。”

修完栏杆,俩孩子坐在桥边啃馒头,哑女早给他们备好了咸菜,用竹盒装着。竹安把自己馒头里的鸡蛋夹给小石头:“多吃点,下午还得给合作社的竹棚补漏呢。”小石头没推让,大口嚼着,蛋黄渣掉在竹布衫上,像撒了把金粉。

秋天摘橘子时,合作社的徒弟们都往后山去,竹安带着小石头负责装筐。他编了个带提手的竹筐,筐底垫了层软竹篾,橘子放进去不打滚。“这样挑着走不累,”他给小石头示范怎么挑担子,“肩膀得找平,不然筐歪了,橘子得颠坏一半。”

小石头学着挑,没走两步就晃悠,竹筐撞得“咚咚”响。竹安在旁边护着,急得直喊:“稳住!像编竹篮那样,心稳手才稳!”这话戳中了小石头,他深吸口气,脚步慢慢匀了,虽然还是晃,却没再掉橘子。

年底学校要办“非遗进校园”活动,让竹安带个小展台。他连夜编了个竹制的展示架,分层摆着竹蜻蜓、小竹车、竹制的笔架砚台,最上层放着他爹当年编的第一个竹戒指——哑女特意给他找出来的,竹圈上的梅花都磨浅了。

活动那天,学生们围着展台转,有个小姑娘指着竹戒指问:“这能戴吗?”竹安笑着往她手上套:“这是我娘的定情物,竹料是后山最老的竹子,比我岁数都大。”小姑娘眼睛瞪得溜圆,像听故事似的。

放寒假时,合作社接了个巧活:给剧团编一批竹制的道具,有诸葛亮的羽扇,有穆桂英的马鞭。竹安负责编羽扇,用细竹丝做骨架,糊上竹纸,扇面还请美术老师画了羽毛。“得轻,演员挥着才不累,”他举着扇子试了试,“还得挺括,不然扇面耷拉着不好看。”

道具送过去,剧团的角儿们都来试,有个老生拿着羽扇唱了段,扇风“呼呼”响,竹丝骨架却纹丝不动。团长直拍大腿:“比木头做的轻便,比塑料的有范儿,开春的大戏就用它!”

过年贴春联,竹安让小石头踩着他的肩膀贴最高处。小石头哆嗦着贴,浆糊抹得太多,顺着竹柱往下流,俩人笑得直不起腰。结巴的孩子站在底下看,突然说:“明……明年,让小石头主……主持贴春联,你……你在旁边瞅着。”竹安赶紧点头,眼里的光比灯笼还亮。

除夕夜守岁,火塘里的竹根烧得通红。竹安给小石头讲他爹当年编竹器的故事,说有次编屏风到半夜,竹篾不够了,冒着雪往后山砍。“我爹说,手艺人得熬得住,”他往火里添了根竹枝,“就像这竹根,烧得越久,越暖和。”

小石头听得入神,手里攥着竹安送他的新竹刀,刀把上刻着个小小的“安”字。哑女端来刚蒸的年糕,用竹盘装着,冒着白气。结巴的孩子拿起一块,往竹安嘴里塞,又往小石头嘴里塞,甜香混着竹烟味,在竹棚里绕来绕去。

窗外的雪又落了,竹满堂桥的铃铛裹着雪,“叮铃”声闷闷的,像在说贴心话。竹安趴在竹桌上,看着小石头在旁边练习编竹圈,圈还是有点歪,却比上个月圆多了。他突然想起十年前,自己也是这么趴在爹旁边,手里攥着根竹篾,连个圈都编不圆。

这日子啊,就像竹棚里的火塘,看着普普通通,添上几根竹枝,就能烧得旺旺的,把寒气都挡在外面。竹安想着,等开春了,得教小石头编竹满堂桥的模型,让他也知道,这桥不仅能过人,还能把人心都连在一块儿,热乎乎的,散不了。

竹安十三岁这年,个头快赶上结巴的孩子了,说话底气足,干起活来也有模有样。

合作社接了批给景区编竹制指示牌的活,要在牌上刻字,竹安自告奋勇揽下来,说自己字练得比去年强多了。

他蹲在竹棚门口,拿着刻刀在竹牌上划,“游客中心”四个字刻得横平竖直,就是“心”字的卧钩总拐得太急,像只翘尾巴的小虾米。结巴的孩子凑过来看,用粗糙的手指在竹牌上摸了摸:“比……比我刻的强,有……有劲儿。”竹安听了,赶紧把剩下的竹牌都搬到门口,趁着日头好,一口气刻完了。

开春景区来人验货,指着竹牌上的字直夸:“这字带着股野劲,跟咱景区的山山水水对味!”竹安听了,偷偷往爹手里塞了块薄荷糖——知道他一紧张就爱抿嘴,这糖能让他舒坦点。

入夏的一个傍晚,竹棚突然漏雨,滴在竹桌上“哒哒”响。竹安搬了个竹梯就往棚顶爬,小石头在下头举着灯,光晃晃悠悠的。

哑女站在旁边,手里攥着块竹布,眼睛盯着竹梯,生怕儿子踩空。

竹安在棚顶检查了半天,发现是几片竹瓦被风吹松了,他手脚麻利地归置好,下来时裤脚全湿了,却咧着嘴笑:“娘,没事了,再下多大雨都不怕。”

转天早上,哑女给竹安缝了个新布兜,是用蓝粗布做的,兜口绣了个小竹节,针脚密得能数清。

竹安往兜里塞了块擦汗的竹布,还有把磨得锃亮的小刻刀,揣着走在路上,觉得比揣着压岁钱还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