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能手!(1 / 2)

竹溪把孩子们编的扇子拍了照片,发在网上,配文“小师傅带徒弟,个个是能手”。

没想到有个儿童杂志的编辑看到了,联系竹溪说想采访。

采访那天,结巴的孩子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编辑却笑着说:“没事,你编你的,我看着就行。”

他低头编竹蜻蜓,编着编着就放松了,嘴里还念叨着步骤:“先……先劈篾,再……再打底……”

编辑说:“这才是最真实的,比背稿子强。”

秋分那天,培训班的孩子们搞了个“竹编展”,把自己编的东西全摆出来。

有竹制的小篮子、小灯笼、小动物,还有个孩子编了个竹制的小火车,一节一节能连起来。

结巴的孩子把给妹妹编的书包和笔袋也摆上了,旁边放着他第一次编的歪竹鱼。

来参观的人都说:“这些孩子手太巧了,比大人编的有灵气。”

孩子听了,腰杆挺得更直了。

外国经销商来考察,看见培训班的孩子们在编竹窗帘,直竖大拇指。

他用生硬的中文说:“从小……学,好!”

结巴的孩子走过去,递给他一个自己编的竹制钥匙扣,上面刻着歪竹鱼。

“送……送给你。”他小声说。

经销商高兴地接过来,挂在包上,说“这是最好的礼物”。

冬天冷,竹满堂的炭盆烧得旺,孩子们围在旁边编竹制的暖手宝。

结巴的孩子教大家往里面塞棉花,说“塞……塞得匀,才……才暖和”。

有个孩子塞得太多,暖手宝鼓鼓囊囊的,像个小包子。

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孩子也跟着笑,笑声把炭盆里的火星都震得跳起来。

竹安妈端来一锅红薯,用竹筛装着,热气腾腾的,说“吃点甜的,编得更有劲”。

跨年夜,培训班的孩子们要去镇上的晚会表演,编竹器给大家看。

结巴的孩子是领队,要带着大家编一个大竹环,象征团圆。

上台前,他手心直冒汗,竹溪拍着他的肩:“别怕,就像在竹满堂一样。”

音乐响起,孩子们的小手飞快地动起来,竹条在他们手里像活了一样。

台下的掌声一波接一波,孩子看着慢慢成形的大竹环,突然觉得,说话结巴又咋了,手里的活儿不丢人。

新年第一天,妹妹背着竹书包,蹦蹦跳跳地来竹满堂,说“同学们都羡慕我”。

她还带来了自己编的小竹篮,歪歪扭扭的,却是用哥哥教的法子编的。

“哥,你看我编的,能装糖果呢!”妹妹举着篮子说。

结巴的孩子接过篮子,仔细看了看,说“比……比我第一回编的强”。

竹安妈看着这兄妹俩,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咱竹满堂的手艺,后继有人喽。”

风从竹满堂的窗户吹进来,带着新竹的清香。

结巴的孩子坐在竹料旁,手里拿着竹刀,准备开始新一天的活儿。

阳光落在他的脸上,落在他手里的竹条上,暖洋洋的。

他知道,自己说话还是有点结巴,但那又怎样呢?

手里的竹条不会骗他,编出的物件会说话,日子就像这竹条,编着编着,就顺了,就暖了。

妹妹编的小竹篮,被竹安摆在了柜台最显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