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满堂(1 / 2)

胡同里的灯次第亮起来,饭菜香混着槐花的甜,把夜色烘得暖暖的。

铁雄蹦蹦跳跳往家跑,书包上的补丁在灯光下闪啊闪,像缀着颗颗小星星。

张伟望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工坊的窗户,里面的老物件在月光下静静待着。

铁雄第二天一早就揣着小本本蹲在“满堂”花瓶跟前,一笔一划记瓶身上的山水纹路,嘴里还叨叨着:“左边这棵松树得画下来,跟咱后院那棵老松一个姿势。”

张伟刚把工坊的门打开,就见周老先生拄着拐杖进来了,手里捧着个红布包。“给你看个稀罕物,”老先生揭开布,里面是个巴掌大的铜制小香炉,炉身上刻着缠枝莲,“这是我太奶奶陪嫁的,当年她总说,点上安神香,夜里做的梦都是甜的。”

铁雄凑过来,鼻子凑到香炉边使劲闻:“还有香味呢!是不是藏着百年老香?”周老先生笑骂:“你这鼻子比狗还灵!是昨儿我闺女点了炷新香试了试,你闻着的是新香混着铜锈的味儿。”

正说着,穿汉服的姑娘带着个戴眼镜的老先生来了,老先生头发花白,手里捏着放大镜,一进门就直奔“凤衔珠”砚台。“没错没错,”他对着砚台边的小字啧啧称奇,“这是道光年间的手艺,你看这包浆,润得像浸过玉水。”

姑娘举着摄像机拍个不停:“李教授,您说这砚台当年可能是谁用的?”李教授指着砚底的印章:“这‘婉如’二字,说不定是位才女的私印。我查过地方志,民国初年这胡同里住着位姓沈的姑娘,琴棋书画样样通,可惜后来去了台湾……”

铁雄突然跳起来:“是不是写家书的那位婉如女士?!”张伟也愣了,赶紧翻出那些泛黄的信纸,李教授戴上老花镜比对半天,猛地一拍大腿:“对!这字迹!跟地方志里沈婉如的手札一模一样!”

这下工坊里炸开了锅。周老先生捧着香炉直乐:“我说咋看着眼熟呢,沈姑娘小时候总来我家串门,就爱扒着我太奶奶的香炉闻香味。”王大妈拎着菜篮子路过,探进头来:“沈婉如?是不是总穿月白布衫那个?我妈说她绣的荷包可好看了!”

铁雄跑得比谁都快,拉着胡同里的老街坊往工坊凑。张奶奶颤巍巍摸出个布包,里面是块绣着梅花的手帕:“这就是沈姑娘送我的,当年我嫁人的时候,她连夜绣的。”刘大爷扛着鸟笼进来:“我爸说她弹的琵琶绝了,有回在胡同口弹《春江花月夜》,满街的猫都不叫了。”

张伟把新找到的线索记在本子上:婉如女士的砚台、家书、手帕,还有周老先生的香炉,慢慢拼凑出一个鲜活的影子——穿月白布衫的姑娘,在晨光里磨墨写信,香炉里飘着淡淡的香,窗外的槐花落在她的书页上。

傍晚李教授要走,临走前指着“满堂”花瓶说:“这瓶子也有讲究,瓶身上的亭子叫‘望归亭’,当年沈姑娘总在那儿等她未婚夫从南京回来。”铁雄突然指着瓶底:“那这‘子孙满堂’的字,是不是她未婚夫刻的?”

李教授笑着点头:“说不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