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角”的木牌子刚挂出去三天,就热闹得跟茶馆似的。张伟找木匠打了张八仙桌,配着四条长凳,铁雄还从家里搬来个暖水瓶,谁来都能倒杯热茶。
头一个来的是卖炒肝的刘大爷,拎着个豁口的粗瓷碗,往桌上一蹲就开讲:“这碗跟我三十年了,当年推着三轮车卖炒肝,就靠它盛卤汁,多少老主顾就认这碗的味儿……”
正说着,上次送银戒指的老太太扶着个老头进来,老头拄着拐杖,手里攥着个布包,打开一看,正是那枚美军戒指。“张老板,我家老头子非得来,说要讲讲这戒指的来历,”老太太笑着说,“拦都拦不住。”
老头坐下来,喝了口热茶,声音有点发颤:“这戒指是在朝鲜战场上捡的,那时候我才十九,跟着部队冲山头,尸堆里扒出来的。本来想扔了,班长说‘留着吧,也算个念想,让你知道和平多金贵’……”他摩挲着戒指上的绿锈,“后来我总戴着,给孩子讲当年的事,他们不爱听,说我老糊涂。今儿个听说你们爱听这个,就来了。”
一屋子人都安静了,铁雄赶紧给老头续上茶:“大爷,您讲得好,比说书先生说得带劲。”
正热闹着,门口进来个穿校服的小姑娘,背着书包,手里拿着个旧文具盒,铁皮的,印着“黑猫警长”。“我能讲吗?”她怯生生地问,“这是我爸给我买的,他说他小时候也用这个,后来……后来他走了。”
小姑娘打开文具盒,里面放着张合影,是个年轻男人抱着个小女孩,笑得挺灿烂。“这是我爸,”她眼圈红了,“我妈说,他走那天,把这个文具盒擦得干干净净,说让我像黑猫警长一样勇敢。”
刘大爷叹了口气:“好孩子,你爸说得对,咱都得勇敢。”
张伟突然觉得,这“故事角”开对了。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带着各自的物件,讲着各自的日子,喜怒哀乐混在茶香里,比任何古董都鲜活。
傍晚人散了,铁雄收拾桌子,发现小姑娘落下了个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画满了黑猫警长,最后一页写着:“爸爸,我今天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了,他们都说你是好人。”
张伟把笔记本收好,心里酸酸的。铁雄突然说:“张哥,赵鹏打电话,说上海的故事会也想搞个‘故事角’,让咱把这儿的章程传过去。”
“传,必须传,”张伟笑着说,“让更多人知道,老物件不光能摆在柜台上,还能凑在一起说说话。”
正说着,李老背着个大包进来,神秘兮兮地:“小张,你看我这新收获!”包里滚出来个铜制的小玩意儿,像个哨子,上面刻着“八一”。
“这是我在废品站淘的,”李老得意洋洋,“老板说收破烂的从老仓库里翻出来的,我看像军用品,给了二十块。”
张伟拿起来吹了吹,哨子“啾”地响了一声,清亮得很。“这是部队的集合哨,”他笑着说,“看这包浆,至少是七八十年代的,您这回没打眼。”
李老乐了:“那我明儿个也来故事角讲讲,就说我这哨子是‘冲锋号’,保准没人听出来。”
第二天一早,那小姑娘就来取笔记本,张伟把本子递给她,还送了个新的“黑猫警长”贴纸。“这个给你,”他笑着说,“贴在文具盒上,跟新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