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啥,”张伟把相机擦得锃亮,“这相机里藏着的故事,五万买不来。”他翻出卷新胶卷装上,“走,铁雄,跟我出去拍几张,让它活动活动筋骨。”
俩人揣着相机往胡同里钻,张伟对着墙根的老槐树拍,对着门墩上的石狮子拍,铁雄抢过相机,对着卖糖葫芦的大爷一通咔嚓。
正拍得热闹,看见个穿花衬衫的男人蹲在路边,手里举着个紫砂壶,正跟个老太太讨价还价。
“大妈,您这壶就是个粗陶的,给五十就不少了。”男人一脸不耐烦。
老太太急得脸红:“这是我老伴留下的,当年在茶馆当伙计得的,怎么也得值两百!”
张伟凑过去,拿起紫砂壶一看,壶盖里刻着个“顾”字,是顾景舟的款,但胎质发松,是高仿。
不过壶底有个小印章,刻着“老张记”,是民国年间茶馆的标记。“大妈,这壶我要了,给您三百。”
男人瞪了张伟一眼,骂骂咧咧地走了。老太太千恩万谢,张伟笑着说:“您这壶是老茶馆的物件,比紫砂壶稀罕。”
回到店里,张伟把相机里的胶卷取出来,打算送去冲洗。刚要出门,李老背着个麻袋来了,进门就喊:“小张,快看看我这宝贝!”
麻袋解开,滚出来个铜香炉,三足两耳,炉身上刻着缠枝莲,看着挺气派。“我从废品站淘的,老板说收破烂的从老庙里捡的,”李老得意洋洋,“你看这包浆,是不是明代的?”
张伟拿起来闻了闻,一股烟油味,是新烧出来的。他用指甲刮了刮炉底,露出点白茬——是水泥做的,外面刷了层铜粉。
“李老,您这是打眼了,”张伟憋着笑,“这是景区卖的仿品,十块钱一个。”
李老脸一红,挠着头:“嗨,我就说那老板笑得不对劲。得,留着当烟灰缸吧。”
正说着,冲洗店的伙计送照片来了,一沓照片摊在柜台上,老槐树的影子斜斜地铺在地上,石狮子的眼睛透着股机灵劲儿,卖糖葫芦的大爷咧嘴笑着,糖渣子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相机真不赖,”铁雄拿起照片翻来覆去地看,“比我那手机拍的强多了。”
张伟突然停在一张照片上——是他随手拍的胡同口,照片角落里,有个穿长衫的老头正往巷子里走,背影看着眼熟,像极了相机原主人,也就是那大爷的爷爷。
“邪门了,”铁雄也看见了,“这……这是拍着啥了?”
张伟没说话,把照片揣进兜里,打算明天给大爷送去。他突然觉得,这老相机真跟大爷说的似的,能拍出些看不见的东西——不是啥鬼怪,是藏在时光里的念想。
傍晚关店门,张伟把那台莱卡相机摆在最显眼的柜台上,旁边放着洗出来的照片。
铁雄数着今天的进账,突然说:“张哥,赵鹏打电话说,上海的故事会报名的人特多,让咱准备点稀罕物件带过去。”
“准备啥,”张伟锁上门,“就带这相机和照片去,比啥宝贝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