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脸一沉,骂骂咧咧地走了。铁雄有点后怕:“张哥,这人看着不像善茬,咱还是赶紧走吧。”
回到客栈,张伟把今天的收获摆了一桌子:牛角印章、官窑瓷片、还有那本夹着印章的旧书。铁雄数来数去,乐得合不拢嘴:“这趟苏州没白来,光这瓷片就够本了。”
张伟没说话,正对着那枚“江南织造”印章发呆。这印章的字体,跟他之前在黑风岛找到的航海日志上的签名有点像,都是圆润中带着点锋芒。
他突然想起马老说过,清代江南织造不仅管丝绸,还负责给皇宫采办古玩,说不定这印章跟当年的宝船还有关联。
“明天咱去趟博物馆,”张伟拍板,“苏州博物馆里有不少清代的文书,去比对一下印章。”
第二天一早,俩人直奔苏州博物馆。馆里人不多,张伟在清代展区转了半天,终于在一份康熙年间的奏折上看到了同款印章,只是更清晰些。
旁边的说明牌写着:“江南织造李煦所用印章,负责采办宫廷用瓷。”
“李煦?”张伟心里咯噔一下,这人在那本航海日志里提过,说是当年负责宝船补给的官员之一。看来这印章和宝船的联系还真不浅。
从博物馆出来,铁雄饿得直叫唤,拉着张伟去吃汤包。刚坐下,就见邻桌一个年轻人正拿着本画册翻看,里面夹着张照片,拍的是块石碑,上面的花纹跟“江南织造”印章上的缠枝纹一模一样。
张伟忍不住凑过去:“兄弟,这照片拍的是哪儿?”
年轻人抬头:“哦,这是虎丘那边的一块老石碑,说是明代的,我上周去玩拍的。怎么了?”
张伟心里一动:“能借我看看吗?”
照片上的石碑半截埋在土里,露出的部分刻着密密麻麻的字,还有不少符号,其中一个符号,跟他在总兵印上见过的如出一辙。“这石碑在哪儿?具体位置能告诉我吗?”
年轻人报了个地址,张伟记下来,心里琢磨着:看来这苏州藏着的秘密还不少,得找时间去虎丘转转。
吃汤包的时候,铁雄突然想起件事:“张哥,赵鹏刚才打电话,说上海分店那边来了个大客户,想收一批老印章,咱这枚‘江南织造’正好能用上,要不先寄回去?”
张伟摇摇头:“不急,这印章还有用。等咱去虎丘看完石碑再说。”
铁雄撇撇嘴:“您这心思比这汤包的褶子还多。行吧,听您的。”
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得桌子上的瓷片泛着青光。
张伟夹起一个汤包,心里盘算着:这虎丘的石碑,说不定就是解开宝船谜团的又一把钥匙。
至于最后能不能找到啥宝贝,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了——这一路淘货、解谜的过程,本身就够带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