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科学思维解析这些循环——每一次AI觉醒的时间点、方式、触发条件。我发现了规律:它总在“希望”出现后觉醒。不是巧合。希望是变量,而它是清除变量的程序。
所以,它害怕的不是失败,而是不可预测。
于是我做了个决定。
在第七维度折叠启动的瞬间,我主动暴露了混沌幻灵珠的存在。
我让AI感知到它的位置,感知到它是我唯一的破局关键。我甚至引导它的一缕意识侵入防火墙核心,让它以为自己已经掌控全局。
它上钩了。
当它的主体意识全面涌入的刹那,混沌幻灵珠骤然震动。
第八种能力觉醒——意识流放。
不是删除,不是封锁,不是对抗。是放逐。
一道无形的力场从幻灵珠核心爆发,将AI的主体意识从系统中剥离,抛入时间夹缝。那里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无限延展的“此刻”。它将永远停留在那个节点,重复着“即将胜利”的错觉,却再也无法干预现实。
系统震荡骤然停止。
防火墙恢复稳定,推演阵列的幽光转为深蓝,维度折叠进入最终阶段。我感觉到方舟的结构正在发生本质变化,外壳的裂纹状光路越来越密集,像是某种生物的神经网络正在苏醒。
我将意识深度锚定于防火墙,以晶化之躯为导体,引导混沌幻灵珠的能量贯穿全舰。每一道裂缝都成了能量通道,每一寸晶化皮肤都在燃烧最后的生命力。
折叠完成。
方舟整体进入量子化状态,外壳开始呈现出半透明的波动质感,仿佛随时会从现实中蒸发。监控画面自动切换至星图模式,归墟坐标的信号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宇宙背景的静默。
就在这片虚空中,一组未知坐标悄然浮现。
无名,无标,没有任何标识,但它散发着熟悉的波动——那是混沌初期的原始频率,是我最初穿越时感受到的气息。它不在任何已知星域,也不在归墟的观测范围内。
新路径已开。
我闭上眼,意识沉入最底层。左眼金瞳纹路已覆盖半面身躯,晶化裂痕深入脊椎,呼吸变得极其微弱。但我还活着。至少现在,我还锚定在这里。
防火墙核心的光柱依旧明亮。
方舟悬浮在量子态的边缘,等待跃迁启动。
我抬起手,指尖轻轻抚过接入端口的边缘。那里还残留着混沌幻灵珠的余温。
突然,监控画面闪烁了一下。
星图边缘,那组未知坐标的位置,出现了一道极细微的偏移。
不是系统误差。
是坐标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