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红颜献策(2 / 2)

沈墨轩心中一沉。对手这招真是毒辣,不仅从官方施压,还要从内部瓦解沈家。

他当即起身:“我去工坊一趟。”

沈家工坊内,近百名工匠聚集在院子里,人人面带惶恐。见沈墨轩到来,嘈杂的议论声顿时小了下去。

“诸位,”沈墨轩站上高处,声音沉稳,“我知道大家听说了一些谣言,担心受到牵连。我沈墨轩在此保证,沈家工坊从未僭越礼制,所有生丝采购均合法合规。”

一个老师傅站出来:“少爷,不是我们不信你,可外面都传遍了,说官府在你那三船生丝里发现了官标样式!这是杀头的大罪啊!”

“若真有官标样式,那也是有人故意栽赃。”沈墨轩目光扫过众人,“我已在搜集证据,很快就会水落石出。沈家待大家如何,这些年来诸位心中有数。今日我只要诸位信我这一次,给我三天时间。”

工匠们面面相觑,有人高声道:“少爷,不是我们不信你,可这是掉脑袋的事!我们都有家小,冒不起这个险啊!”

“我明白。”沈墨轩理解地点头,“这样吧,愿意留下的,沈家感激不尽;执意要走的,我绝不强留,还会奉上这个月的工钱和一份程仪。”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但我保证,三天之内,真相必将大白。到时若证明沈家清白,今日离开的,就不要再回来了。”

工匠们窃窃私语,最终,约有一半的人选择离开,另一半则决定留下。

看着离去的工匠,陈伯老泪纵横:“少爷,这可如何是好?就算危机解除,工坊也元气大伤啊!”

沈墨轩却道:“危难时刻方见人心。这些离开的,原本就不是与沈家同心同德之人。经此一役,我们反倒能看清谁才是真正可靠的人。”

安抚完工匠,沈墨轩回到府中,已是黄昏时分。他疲惫地揉着太阳穴,感觉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

“少爷,苏小姐派人送来这个。”小厮呈上一个细长的木盒。

沈墨轩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卷文书和一小撮生丝样品。文书正是那份“特批文书”的副本,生丝则是官标样式的样品。

随盒还有一封信,是苏芷瑶的亲笔。信中写道,她已说服表哥,对方愿意在必要时出面作证。但她也提醒沈墨轩,织造局内有高层官员涉案,要他万分小心。

沈墨轩立即请来王账房,两人对着文书和生丝样品仔细研究。

“少爷你看,”王账房指着文书上的一个印记,“这是织造局的官印,但细看之下,这印泥的颜色比正常的要浅一些,印文也略显模糊。”

沈墨轩凑近细看,果然如此。

“还有这生丝,”王账房拿起样品对着灯光,“官标样式的织造极为讲究,每寸需有经纬各二百二十根。我数过了,这个只有二百一十八根,是次品!”

沈墨轩眼中闪过惊喜:“也就是说,这并非真正的官标?”

“绝非官标!”王账房肯定道,“而且你看这金线的成色,官标必须用九成金,这个只有七成,色泽明显偏暗。”

沈墨轩精神大振:“太好了!这就是突破口!”

然而,就在他们为此发现欢欣鼓舞时,李掌柜匆匆回来,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少爷,我们派去取证的人失手了,两个伙计被市舶司的人抓住,现在关在大牢里!”

沈墨轩面色一沉:“怎么回事?”

“我们中了埋伏!”李掌柜懊恼道,“对方早有准备,就等我们自投罗网!现在他们反咬一口,说我们派人窃取官府证物,罪加一等!”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官差的吆喝声:“沈墨轩何在?奉知府大人令,传你即刻过堂!”

沈墨轩与王账房对视一眼,明白对手已经出招。明日开堂的计划提前了,显然是怕夜长梦多。

“少爷,怎么办?”王账房忧心忡忡,“我们证据尚未齐全啊!”

沈墨轩整理了一下衣袍,面色平静:“该来的总会来。既然他们迫不及待,我们就陪他们走这一遭。”

他小心收好苏芷瑶送来的文书和生丝样品,又对李掌柜低声吩咐:“你立刻去找阿飞,让他按第二计划行事。”

李掌柜会意,匆匆离去。

沈墨轩随后大步走向府门,面对前来传唤的官差,不卑不亢道:“沈某在此,请各位前面带路。”

知府衙门外,已是人山人海。沈家涉嫌僭用官标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得全城百姓前来围观。沈墨轩一下轿,就感受到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

大堂之上,知府赵文渊面色严肃地坐在正位,两侧是市舶司检法赵德明和织造局督办周大人。这阵容,明显是早有准备。

“沈墨轩,你可知罪?”赵知府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

沈墨轩躬身行礼:“草民不知犯了何罪,请大人明示。”

赵德明站起身,指着堂下几箱生丝:“这些是从你货船上搜出的生丝,其中有多匹僭用皇室专用的五爪云龙纹!你还有何话说?”

沈墨轩看向那些生丝,果然与苏芷瑶送来的样品一致。

“大人明鉴,这些生丝绝非草民采购。草民采购的都是普通上等生丝,有江南市舶司的关凭为证。”

“关凭?”织造局周督办冷笑一声,取出一份文书,“你指的是这份特许采购官标生丝的特批文书吗?”

沈墨轩定睛一看,正是苏芷瑶送来副本的那份文书,不过眼前这份盖的是鲜红的正式官印。

“大人,这份文书是伪造的。”沈墨轩平静道。

堂上一片哗然。

“伪造?”赵知府皱眉,“你有何证据?”

沈墨轩从袖中取出文书副本:“这才是真正的特批文书式样,大人可对比印泥颜色和印文清晰度。”

衙役将两份文书呈上,赵知府仔细对比后,面色微变。

就在这时,堂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衙役匆匆进来禀报:“大人,靖王府来人了!”

沈墨轩心中一震,回头看去,只见一个身着王府服饰的中年人昂首阔步走进大堂,身后还跟着两个护卫。

“靖王府长史李文德,奉王爷之命,特来监审此案!”

全场寂静。沈墨轩看着那位李长史,忽然明白了一切。原来周婉儿提到的“王府”,就是靖王府。而这位李长史,正是刘师爷的叔父!

棋局,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