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议论开始在茶楼、酒肆、乃至一些官员的私下聚会中流传。要求彻查这些保守派官员是否以权谋私的呼声,虽然还不算高涨,却如同地下的暗火,开始悄然蔓延。
保守派阵营内部,也出现了一丝慌乱和裂痕。他们没想到沈墨轩和陈砚舟的反击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精准!一些被隐约点名的官员开始惶惶不可终日,急于撇清关系;另一些则更加气急败坏,试图用更激烈的言论压制舆论,但这反而显得欲盖弥彰。
朝堂之上的气氛,变得更加诡谲。原本气势汹汹要求严惩沈墨轩的声音,明显减弱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互审视、猜忌的沉默。
就在这攻守易形的关键节点,一件突发的事件,如同点燃了最后的引信,彻底引爆了局势!
都察院内,一位素以刚直、不属于任何派系的老御史,突然上了一份奏章。他并未直接涉及沈墨轩案,而是以“风闻”某官员生活奢靡、用度远超常情为由,请求朝廷核查其财产来源。而这位被点名的官员,不是别人,正是此前弹劾沈墨轩最为积极、叫嚣“奇巧淫巧误国”声音最大、同时也是陈砚舟之前暗中点出其家族与垄断海商关联颇深的那位王御史!
这份奏章如同擦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皇帝似乎也早已对这些人聒噪不已却自身未必干净感到厌烦,当即下令有司介入核查。
这一查,竟是石破天惊!
虽未最终定案,但初步查证显示,这位王御史及其家族名下的田产、商铺、宅邸价值,远远超出了其为官数十载俸禄所能积累的极限!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其家族通过白手套控股的多家商号,与那些反对“商屯”最力的旧式海商集团往来密切,获利巨万!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伪君子!”
“原来他自己才是国之蛀虫!”
“此前攻击沈墨轩,果然是因私废公!”
舆论瞬间反转,要求严惩王御史、并深入调查其他可能涉及以权谋私官员的呼声陡然高涨!
此前弹劾沈墨轩最力的急先锋,转眼间自身难保,被皇帝下旨停职查办!
这一记闷棍,彻底将保守派打懵了。他们意识到,沈墨轩和他的盟友,不仅有能力防守,更有能力发动致命的反击!而皇帝的态度,显然已经倾向于借此机会,清理一批碍事的蠹虫!
风暴,已然转向。
王御史的倒台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保守派阵营是否会因此土崩瓦解?皇帝借势整顿吏治的刀子,接下来会砍向谁?沈墨轩的危机是否就此解除?那始终笼罩在他头上的“宫闱旧案”阴影,又会因此次朝堂震荡发生怎样的变化?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的沈墨轩,是该见好就收,还是应该乘胜追击?而那个与秦昭雪约定的“栖梧庄”会面,在如此微妙的时刻,又显得格外紧迫和至关重要起来。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