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风波渐息(2 / 2)

作为技术投入的回报,以及对其恢复龙泉青瓷声誉的感谢,参与合作的各大窑场自愿赠予了沈墨轩及钱塘商盟大量的优质青瓷货物,以及一笔相当可观的“技术酬金”。这使得因前期探险、修船而消耗巨大的商盟资金,瞬间变得充盈起来,甚至远超预期。

风暴似乎已然过去。陷害者伏法,技术得以推广,声望达到顶峰,财富滚滚而来。沈墨轩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一心经营商盟、探索海洋的举人身份,生活似乎回归了平静且充满希望的轨道。

慕容惊鸿在确认沈墨轩处境安全后,也再次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离去,只留下一句“有事可至老地方寻我”的传言。她似乎永远知道该如何在暗处行动。

这一日,沈墨轩正在曾家窑场与曾焕仁商议一批准备运往海外的精品青瓷细节,一名驿卒送来了一封没有署名、火漆封印却极为精致的信函。

沈墨轩心中微动,屏退左右,独自在书房内拆开了信件。

信笺是上好的宣纸,上面只有寥寥一字,笔迹清峭熟悉:

“谢。”

是秦昭雪。

随信附着的,还有一份折叠整齐、盖有官府红印的正式地契。

沈墨轩展开地契,仔细阅览。地契表明,位于汴京西南约三十里外的一处名为“栖梧庄”的田庄,连同其下五百亩良田、一片山林及庄内建筑,已正式过户至他的名下。地契手续完备,毫无瑕疵。

汴京附近的田庄?沈墨轩微微蹙眉。这显然不是一笔小财富,汴京地价昂贵,周边如此规模的田庄,价值不菲。这算是秦昭雪对取走秘色瓷的补偿?还是……那“承诺”的一部分已然兑现?亦或,这田庄本身,另有用意?

信中没有说明,只有一个“谢”字,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又仿佛在刻意划清界限。

他拿着那份沉甸甸的地契,走到窗边,望着龙泉窑场升起的缕缕青烟,心中并无获得产业的喜悦,反而升起一股莫名的预感。

秦昭雪说秘色瓷将掀起惊涛骇浪,让他置身事外。如今送来这份位于权力中心附近的田产地契,是酬谢,是补偿,还是……某种不便明言的提醒,甚至是,将他与那未知的“惊涛骇浪”暗中连接起来的纽带?

风波,真的就此平息了吗?

秦昭雪突然送来汴京附近的田产地契,究竟是何用意?仅仅是作为取走秘色瓷的酬谢吗?这处名为“栖梧庄”的田庄,是否隐藏着什么秘密?它与秦昭雪家族那“百年的誓言或冤案”有无关联?这份来自权力中心附近的产业,对沈墨轩而言,是福是祸?他能否真的如秦昭雪所告诫的那样“置身事外”,还是已经不知不觉地被卷入了一场即将在汴京掀起的、更大的风暴之中?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愈发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