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交给沈墨轩的商盟?他们一介商贾,未必有能力撼动一位实权推官,反而可能打草惊蛇,引来更疯狂的报复。
公之于众?在此时混乱的杭州,消息能否顺利传出,官府是否会强行压下,都是未知数。
慕容惊鸿脑海中闪过赵元瑾离去前的嘱托,以及他提及的几位在杭州官场中,尚算清廉或可用的官员名字。其中一位,便是杭州通判,王哲。通判有监察官吏之权,品级虽与推官相近,但职权颇有制衡之意。且据赵元瑾所言,此人为官尚算正直,与知府并非一心,更重要的是,他此前被派往周边县镇协调赈灾,即将返回杭州。
一个计划在她心中迅速成型。
她不能直接现身,但可以借力打力。
翌日傍晚,风尘仆仆的杭州通判王哲,刚刚回到自己被洪水浸泡过、尚在清理中的府邸。仆从递上一个密封严实的牛皮纸袋。
“老爷,不知何人置于门房,指名要亲交老爷。”
王哲疑惑地接过,入手沉甸甸。他回到书房,拆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无比!
里面是誊抄清晰的密信内容和账目摘要。顾魁与赵德明的勾结,构陷沈墨轩的阴谋,以及赵德明贪赃枉法的铁证,一一在目!
信末,只有一行娟秀却隐含锋芒的小字:“证据原件仍在赵德明书房暗格,静待风宪。”
王哲拿着纸袋的手微微颤抖。这匿名投递之人,不仅提供了关键证据,更点明了原件所在,显然是给了他一个确凿的突破口,也是将了一份天大的“功劳”或者“麻烦”塞到了他的手中。
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赵德明是知府的心腹,顾魁是杭州巨富,牵扯极广。若处理不当,不仅扳不倒对方,反而可能引火烧身。但证据确凿,尤其是构陷举人、勾结商人这条,若置之不理,一旦事发,他这通判也难逃失察之罪!
更重要的是,这沈墨轩……他亦有耳闻,风灾中颇有善举,如今竟遭此诬陷?而那匿名之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取得如此机密,其能量和意图,都深不可测。
王哲在书房内踱步良久,看着窗外依旧满目疮痍的杭州城,眼中最终闪过一抹决断。
无论投信之人是何目的,这桩冤案,他既然知道了,就不能不管!这官场积弊,也是时候清理一番了!
他沉声唤来心腹长随,低声吩咐道:“立刻去查,府衙推官赵德明,近日是否拘押了一名叫做沈墨轩的举人?案情如何?记住,暗中查访,不得泄露!”
风暴虽过,但一场源自官场内部的、更激烈的暗涌,已悄然掀起。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慕容惊鸿,此刻却如同从未出现过一般,再次隐入了杭州城的阴影之中,只留下一双冷静的眼眸,注视着事态的进展。
通判王哲拿到确凿证据,会如何行动?他会选择立刻发难,还是暗中布局?赵德明和顾魁是否察觉到了危险?而慕容惊鸿这份匿名证据,又将引发杭州官场怎样的连锁反应?沈墨轩的命运,似乎系于这位即将出手的王通判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