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天象有异(2 / 2)

他立刻行动起来,争分夺秒。

他首先以“钱塘商盟”和个人的名义,撰写了一份措辞恳切、依据充分的预警文书。文中并未卖弄自己那套“前世知识”,而是重点引用了老渔民、老农观察到的种种天象、海象异常,以及民间关于风暴潮的经验总结,明确指出未来数日内,杭州湾及钱塘江口有遭遇特大风暴袭击的极高风险。

这份文书,他通过不同渠道,紧急呈送杭州市舶司、杭州府衙,甚至也抄送了一份给通判刘明远。在文中,他强烈建议官府立刻发布预警,通知所有在航船只紧急避风,尤其是即将抵港的大型船队,应暂缓入港,或立即寻找安全的避风锚地!

同时,他做了一件在周掌柜等人看来极其不可思议,甚至有些“资敌”意味的事情——他让一名机灵的伙计,将一份内容相似的警告,设法送到了“四海商行”顾魁的案头。

“沈公子,您这是……为何要提醒那顾魁?”周掌柜万分不解。

沈墨轩目光沉凝,望着窗外压抑的天空,缓缓道:“船上不止有顾魁的珍宝,还有数百条人命。此乃天灾,非人事之争。若能避免惨剧,示警又何妨?”

他心怀一丝希望,或许顾魁在巨大的财富和人员损失风险面前,能保持一丝理智。

然而,他低估了顾魁的刚愎自用和对他根深蒂固的敌意。

警告送到市舶司和府衙,如同泥牛入海。胥吏们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无稽之谈,甚至嘲讽沈墨轩是被顾魁吓破了胆,开始胡言乱语。几位官员倒是看到了文书,但大多一笑置之,认为几个老渔民的“胡诌”和天气闷热些,岂能作为延迟重要船队入港的理由?若因此耽误了税银入库和顾魁的“孝敬”,谁来担责?

而当警告送到顾魁手中时,引发的则是滔天的怒火和极尽的嘲讽。

“四海商行”内,顾魁看着那份由沈墨轩署名的预警文书,先是愣了片刻,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狂笑,笑得前仰后合,几乎喘不过气来。

“哈哈哈……妖言惑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顾魁将文书狠狠摔在地上,用力踩了几脚,脸上充满了鄙夷和愤怒,“沈墨轩啊沈墨轩!你是黔驴技穷了吗?眼看老子的船队就要满载而归,你弄不到好处,就想出这种下三滥的招数?想用装神弄鬼来拖延老子的船期?做梦!”

他对着垂手侍立的顾安和一众手下,斩钉截铁地吼道:“传我的令!船队按原计划全速前进,必须准时抵达杭州港!谁敢延误,老子扒了他的皮!”

他眼中闪烁着凶狠和得意之色,仿佛已经看到船队入港时万人空巷的盛况,以及沈墨轩那“阴谋”破产后灰头土脸的狼狈模样。

“还想用天象来吓唬我?我顾魁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点闷热天气,也配叫事?”他冷哼一声,语气充满了不屑,“等老子的船队平安入港,看我怎么当着全杭州人的面,把你沈墨轩和那个狗屁商盟,踩进泥里!”

他彻底将沈墨轩的警告,视为了绝望下的挣扎和拙劣的算计,不仅置之不理,反而更加坚定了要让船队准时抵达,以便狠狠羞辱对方的决心。

天空,依旧沉闷得令人窒息。血色晚霞在灰蒙蒙的云层后若隐若现,如同恶魔窥视人间的眼睛。

沈墨轩站在客栈最高处,远眺着茫茫无际、暗流汹涌的东海方向,眉宇间笼罩着化不开的凝重。

人事已尽,奈何愚顽不听。

接下来,只能看天意了。

而天意,往往最为难测,也最为酷烈。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浩劫,正伴随着顾魁的狂笑与固执,向着杭州湾,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