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春闱开场(2 / 2)

贡院之内,数千间号舍如同蜂巢,密密麻麻。每间号舍仅容一人转身,此时皆已点亮灯火,远远望去,繁星点点,与夜空中的星辰交相辉映。学子们正在挑灯夜战,进行第二场的考试。空气中弥漫着墨香、汗味,以及一种极致的专注与压抑。

忽然,靠近西北角的一片区域,响起了一阵短促的惊呼和骚动!

“走水了!走水了!”

“快!快灭火!”

只见一间号舍内,猛地窜起一簇火苗,并迅速引燃了桌案上的试卷和杂物!浓烟顿时弥漫开来!

原来是那名考生使用的蜡烛质量低劣,烛泪横流,引燃了垫在

虽然巡场的兵丁和官吏反应迅速,立刻提着水桶、沙土冲上前去,很快将火扑灭,但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依旧在寂静的夜晚考场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和骚动。附近的考生纷纷惊慌张望,心神不宁,答题的节奏被打乱,更有那胆小的,已是面色如土,握笔的手都在颤抖。

骚动平息后,考官严厉训斥,重申考场纪律,但那一小片区域的紧张气氛,却久久未能散去。

而与这片混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使用了“墨轩阁”提供的特制小油灯的考生,则大多安然无恙。

他们的油灯灯体稳定,灯罩透明,灯芯经过处理,燃烧充分且稳定,几乎没有烟尘,更不可能像劣质蜡烛那样轻易引发火灾。在刚才的骚动中,他们只是短暂地受到影响,很快便能重新稳定心神,继续专注于面前的试卷。

这一对比,太过鲜明!

事发之时,便有巡场官员和兵丁注意到了这点。事后,消息更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考生之间,乃至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吏中传开。

“听说了吗?刚才着火那边,是因为用了劣蜡!”

“幸好我租了‘墨轩阁’的油灯,光亮稳,也没怪味。”

“是啊,刚才吓我一跳,还好灯没事,不然卷子烧了可就全完了!”

“那‘墨轩阁’的东西,贵是贵点,但关键时刻真顶用啊!”

赞誉之声,第一次如此集中、如此真切地与“安全”、“可靠”联系在一起,而不再仅仅是“便利”。

当第三日考试结束,贡院大门再次开启,疲惫不堪却神色各异的士子们鱼贯而出时,关于“贡院小火,墨轩阁油灯显威”的故事,已然随着这些归来的学子,迅速传遍了汴京的大街小巷。

沈墨轩尚未回到“墨轩阁”,便已在路上听到了各种版本的议论。人们添油加醋地描述着那场虚惊,并将使用了“墨轩阁”产品而安然无恙的考生,描绘成了“有先见之明”的幸运儿。

他站在熙攘的街头,看着那些经历了一场人生大考、议论纷纷的士子,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升起一股寒意。

一次偶然的产品优势展现,却是在一场考场意外中得以凸显。

这仿佛是一个隐喻。

在这座帝都,在这看似秩序井然的表象之下,危险与意外无处不在。而想要活下去,想要走下去,就必须拥有足够应对风险的能力与……运气。

他的“墨轩阁”,似乎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只是这一次,带来的不仅是名声,或许还有更多审视,以及……隐藏在暗处的、因这名声而起的新的嫉恨与危险。

科场之火已熄,但他前方的路,似乎正被更多的迷雾与潜在的烈焰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