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点化菡芝仙后,李默心念微动,并未立刻去寻找彩云仙子,而是调转方向,再次朝着那品字形排列的三仙岛而去。与金光、菡芝乃是初识,需循序渐进,而与三霄,尤其是云霄仙子,已有不浅的论道之谊和赠阵之情,关系更为稳固,正适合进一步加深联系,或可尝试引入混元之道的玄妙。
依旧是那片霞光隐现、阵法森严的仙家胜境。李默并未强行闯入,而是在岛外显化身形,朗声通报:“海外散人李默,特来拜会云霄、琼霄、碧霄三位道友。”
不多时,仙光一闪,三姐妹联袂而出。为首的云霄仙子依旧是那般清丽绝伦,气质沉静,见到李默,唇角微露一丝笑意,还礼道:“李道友别来无恙。前番道友所赠阵法,精妙绝伦,令我姐妹受益匪浅,正欲寻机道谢,不想道友竟先来了。”
琼霄也笑道:“是啊,李道友你那阵法可帮了我们大忙,最近演练九曲黄河阵,都觉得顺畅了许多呢!”她心直口快,倒是直接把自家压箱底的本事说了出来。
碧霄更是活泼,眨着大眼睛好奇道:“李道友,你这次来,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阵法心得要与我们分享?”
李默含笑一一回应,目光与云霄对视时,能感受到她眼中那超越单纯感激的、引为知己的欣赏。他随着三女入岛,在熟悉的洞府中坐定。
此番论道,不再局限于阵法。李默有意无意间,将话题引向了大道本源、天地法则的更深层次。他并未直接阐述混元无极之道,那太过惊世骇俗,而是以其为根基,探讨阴阳五行之变、因果命运之玄,言语间往往直指本质,发人深省。
云霄听得尤其专注,她本就道行最高,已触摸大罗门槛,李默的许多见解,都让她有种茅塞顿开、拨云见日之感,许多平日苦思冥想而不得解的关隘,竟在对方看似随意的言谈中找到了方向。她看向李默的目光,愈发显得深邃而明亮。
论道间隙,李默似是无意间提及:“前些时日,游历东海,偶遇金光圣母与菡芝仙二位道友,亦曾小坐论道,二位道友于阵道、风法之上,亦是天赋异禀。”
云霄闻言,微微颔首:“金光师妹阵法凌厉,菡芝师妹风法灵动,皆是我教翘楚。道友能与她们论道,亦是缘法。”她语气平和,并未因李默与其他同门交往而有何不满,反觉理所当然,似李道友这般人物,本就该与同道交流。
碧霄却好奇道:“李道友,你觉得金光师姐的阵法厉害,还是我大姐的阵法厉害?”她这问题颇为刁钻,带着几分小女孩的争强好胜。
李默莞尔,看了云霄一眼,见她亦是含笑望来,便道:“金光道友之阵,如烈日当空,光华夺目,锐不可当;云霄道友之阵,如九曲黄河,绵密深邃,变化无穷。乃是不同路径,各擅胜场。然阵法之道,终究是护身御敌、印证大道之术,究其根本,仍在自身对天地法则的领悟与运用。”
他这番话既公允,又暗含指点,将比较引向了更高的层次。云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赞同。
琼霄问道:“那依道友之见,何为根本?”
李默沉吟片刻,道:“天地未开,混沌如一,是为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化两仪,两仪衍四象,四象生八卦……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若能溯本归源,体悟那一点混沌未分、造化内蕴之机,或许方能窥得大道之真谛,万法皆可由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