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如何证明你们没有被渗透?如何证明你们那个所谓的‘方舟’不是另一个陷阱?”老教授直指核心问题,“我们见过太多绝望下的背叛。”
荆无棣沉默了片刻,然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缓缓卷起袖子,露出了那只异变的手臂。
图书馆幸存者们瞬间紧张起来,武器被举起。
“这就是证明。”荆无棣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巨大的冲击力,“我被污染了,但我没有失去理智。我承受这种痛苦,是因为它能让我感知到那些怪物,提前预警,甚至干扰它们。我们不是靠躲藏活到现在的,我们是靠了解和利用敌人的规则。”
他详细解释了鸭首人的生物信号网络,以及他们基于此开发的战术和“共鸣干扰器”原理。这不是简单的求助,而是展示了实实在在的、对抗鸭首人的新方法和价值。
老教授震惊了。他仔细询问了技术细节,眼神中的疑虑逐渐被一种科学家般的探究和震撼所取代。
“生物信号网络……共鸣干扰……这完全超出了传统战争的范畴……”他喃喃自语,“如果真是这样……那人类或许真的还有一线生机……”
知识的共鸣超越了简单的生存联盟。老教授最终同意建立联络,共享情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有限的物资和人员交换。他们甚至提供了一些关于鸭首人活动规律的历史记录(他们一直在偷偷记录)和可能存在的其他幸存者据点的大致方向。
带着一份脆弱却真实的盟友协议和宝贵的情报,荆无棣的小队开始返回。归途同样险象环生,一次险些与一支鸭首人精英巡逻队遭遇,全靠荆无棣提前感知和果断使用干扰器才侥幸避开。
当他们疲惫不堪、满身污秽地回到方舟入口时,迎接他们的不仅是自己人的欢呼,更有从图书馆带回来的、第一份关于远方“巨大巢穴”的模糊草图和信息。
方舟不再是孤岛。希望的星火,尽管微弱,却已在黑暗中的不同角落被点燃,并通过无形的电波和艰难建立的信任,开始尝试连接。
荆无棣知道,下一波袭击迟早会来,而且会更猛烈。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完全的瞎子、聋子和待宰的羔羊。他们有了刺探敌情的触角,有了干扰敌人的钝器,甚至有了远方的、同样在挣扎求生的回声。
联盟的火种已经播下,尽管它仍在风雨中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