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直播审判:我让全网罪人破防 > 第204章 沉默坟场与低语回廊

第204章 沉默坟场与低语回廊(1 / 2)

残破石碑的样本与信息被小心翼翼地采集、封存。初步分析显示,其材质确实不属于任何已知范畴,上面的文字与图案结构复杂到令人发指,连“绝对理性号”的逻辑核心都表示需要大量时间进行破译,其蕴含的信息层级可能极高。石碑本身散发的微弱规则共振,似乎是一种恒定的、对抗“虚无”侵蚀的微弱力场,这也是它能在这片绝地保存下来的原因。

舰队没有更多时间停留,补充能量、修复护盾后,便再次启航,沿着林雪感知中那微弱的“呼唤”方向,也是“源点之城”坐标所指的大致方位,继续深入。

越是前行,周围的景象便越是荒凉、死寂。星光变得稀疏而扭曲,仿佛透过毛玻璃观察一般。物质的密度低到令人发指,甚至连星际尘埃都难得一见。这里仿佛是宇宙被遗忘的角落,是“存在”被稀释到极致的边缘地带。

“规则背景活性持续降低,已降至正常值的百分之十八。”“深渊之眼号”传来监测数据,“我们正在进入一片……宇宙的‘坟场’。”

不久后,眼前的景象印证了这个说法。

那是一片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广阔空域。没有星辰,没有星云,甚至没有明显的黑暗。只有一片无边无际的、令人心悸的……“灰”。那不是颜色的灰,而是一种感官上的、概念上的“灰”,仿佛所有的色彩、声音、能量、乃至“意义”本身,在这里都被抽离、中和,只剩下最基础的、毫无生气的“存在”背景板。

而在这片“灰”的背景上,漂浮着无数巨大而扭曲的……阴影。

那并非实体物质,更像是某种庞大存在被强行抹除后,在规则层面留下的“印记”或“残影”。有的如同断裂的山脉轮廓,有的像是破碎的宫殿穹顶,有的则完全无法名状,只是一团不断缓慢蠕动、散发着终结意蕴的黑暗。它们寂静地悬浮着,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某个遥远时代发生的、波及无数文明的惨烈大灭绝。

“检测到超高浓度‘存在性尘埃’……以及……强烈的‘概念哀悼’信息残留。”灵能矩阵的代表,那位兜帽下的幽蓝光芒剧烈地波动着,显然这里的灵能环境极其压抑且充满负面情绪。“许多强大的文明意识……在此寂灭。”

这里,是一处比“沉眠星旋”更加古老、更加彻底的文明坟场!很可能是更早的“潮汐”周期,或者某次特别剧烈的“修剪”事件留下的遗迹!

所有人都感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寒意和沉重。亲眼目睹如此多辉煌文明的最终归宿,那种冲击力远比听闻情报要强烈千百倍。他们此刻的征程,是否最终也会成为这坟场中一个不起眼的灰色印记?

“不要被绝望吞噬。”林夜的声音在舰队频道中响起,平静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驱散着那无形的负面情绪。“它们的沉寂,正是我们前行的理由。记住我们为何而来。”

他的话语仿佛带着某种规则的重量,让众人心神稍定。

舰队不敢深入这片“沉默坟场”的核心,只能沿着其边缘小心翼翼地航行。即便是在边缘,那种无处不在的“存在稀薄”感也让人极其不适,舰船的能耗明显增加,所有成员都需要轮流进入“生命脉络号”提供的生命维持力场中,补充那被缓慢侵蚀的“存在感”。

航行了不知多久,根据“绝对理性号”的测算,他们已经极度接近“源点之城”的坐标范围。然而,星图上标注的目标区域,依旧是一片虚无,什么都没有。

“坐标无误,但未检测到任何宏观物质或能量反应,规则结构也未发现明显异常。”“绝对理性号”报告。

“深渊之眼号”也确认:“未发现可见目标。规则层面……存在极其复杂的、多层折叠的‘信息迷障’,探测波束无法穿透。”

“源点之城”并非肉眼或常规仪器所能观测。它被一种极高明的技术隐藏了起来。

“尝试进行规则共鸣。”林夜下令,“利用‘基石’碎片。”

他取出那枚温热的碎片,将其放置在“希望火种号”特别打造的共鸣器上。同时,他自身的力量与碎片连接,试图激发其与“源点之城”可能存在的联系。

碎片开始发出柔和而持续的光芒,一种古老的、带着悲怆与不屈意味的规则波动,如同水波般荡漾开去,传入前方那片看似空无一物的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