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夜提出的“反向观测”计划,如同一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在星盟最高层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和争议。
以霍克元帅为首的军方强硬派,对此持极度谨慎甚至反对的态度。他们认为这无异于玩火,在自身力量尚未恢复、强敌环伺的情况下,主动去撩拨一个宇宙级机制,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他们主张集中一切资源,优先找到并消灭那个潜入的净化者队长,解除眼前的直接威胁。
而以墨菲斯和卡米拉博士为首的研究派,则对林夜的计划展现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可以说是狂热。墨菲斯将其视为一个千载难逢的研究机会,一个窥探高等宇宙规则与机制的窗口;卡米拉博士则从生命与灵魂进化的角度,认为这可能是推动林夜自身“创世之核”和“太初平衡”理念进一步升华的契机。
双方在最高战略会议上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终的决定权,交到了尚在医疗舱中,却通过精神连接远程参与会议的林夜手中。
“风险,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林夜虚弱但清晰的声音在会议室中回荡,“但被动等待,只会让‘观测之种’持续窃取我们的信息,让那个宇宙对我们的了解越来越深。等到‘净化之眼’认为时机成熟,它送来的可能就不只是一个净化者队长了。”
“主动出击,掌控信息流向,甚至反向窃取情报,是我们目前唯一可能扭转劣势,化被动为主动的方法。这不仅是自救,更是为整个星盟,乃至我们这个宇宙,争取战略纵深和预警时间。”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执行‘镜界’计划。所有责任,由我承担。”
林夜的话语,带着他一次次力挽狂澜所积累的绝对威望,为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霍克元帅沉默片刻,最终沉重地点了点头,代表军方接受了这个充满风险的决定。
星盟这部庞大的战争与科研机器,开始围绕林夜的核心构想,高速且隐秘地运转起来。计划被命名为“镜界”,寓意在于为“观测之种”打造一个精心设计的、以假乱真的镜像世界。
接下来的日子,林夜所在的医疗区,变成了星盟最高等级的科研禁区。墨菲斯带来了他积攒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关于多元宇宙规则和信息的古老知识;卡米拉博士率领的生物与灵魂科技团队,提供了最前沿的灵魂波形编码与伪装技术;星盟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数学家、信息专家组成攻坚小组,日夜不停地推演、构建那个至关重要的“信息过滤器”与“反向探针”的数学模型。
而林夜自己,则成为了整个计划最核心的“处理器”与“执行终端”。他不再追求力量的快速恢复,而是将绝大部分心神,都沉入灵魂深处,围绕着那个苍白的“观测之种”,开始极其精微的操作。
这比任何一场战斗都要凶险,都要耗费心力。
他不能直接攻击“观测之种”,那会立刻触发警报。他必须像最顶尖的微雕大师,在发丝上雕刻天地,又像最高明的骗子,编织一个完美无缺的谎言。
他以【太初平衡】循环为画布,以自身对规则的领悟为颜料,开始小心翼翼地构建“镜界”。
他“伪造”着自己的恢复进度,让“观测之种”记录下的数据,显示他的力量正在以一个“合理”的缓慢速度回升,而非实际上的几乎停滞。
他“模拟”着星盟的科技水平与军事力量,将其控制在一个“比灵能宇宙稍弱,但具备一定抵抗潜力”的范围内,既不过分弱小引起怀疑,也不过分强大引来忌惮。
他甚至开始尝试“投喂”一些经过精心筛选的、关于家乡宇宙的“真实但无害”的信息,如同钓鱼般,试探着“观测之种”的反应和回传机制。
这个过程极其痛苦且漫长。他的意识必须时刻保持最高度的集中,任何一丝细微的失误,都可能让整个“镜界”出现逻辑破绽,被“净化之眼”识破。精神上的疲惫,远比身体的虚弱更甚。他时常在深度冥想中因为精神透支而短暂失去意识,又被医疗舱的紧急唤醒系统拉回现实。
林雪日夜守候在医疗室外,通过监控看着兄长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汗如雨下,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她无法在灵魂层面帮助哥哥,只能调动“星语者”的力量,尽可能地将温暖、坚定的信念传递过去,成为林夜在无尽黑暗探索中,唯一能感受到的慰藉与锚点。
与此同时,对净化者队长的搜索也并未停止。霍克元帅亲自坐镇指挥,调动了更多的探测器和隐形侦察舰,甚至冒险动用了几种尚在实验阶段的大范围规则扫描技术。然而,那个净化者队长仿佛彻底蒸发了一般,没有留下任何新的踪迹。这种反常的沉寂,如同不断累积的乌云,压在每一个知情者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