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太紧了。”
赵兰走过来,神色平静:“答得怎么样?
”“还行,”木齐章笑了笑,收拾好东西,“有些题拿不准。”
周敏也凑过来,嚷嚷着:“可算考完了,走,吃饭去,饿死我了。”
林芳低着头,匆匆收拾好东西,看也不看他们三个第一个离开了教室,脸色依旧不太好看。
头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天上午,成绩张榜公布。
巨大的红榜贴在教学楼前的公告栏上,围满了焦急的学生。
木齐章和赵兰、周敏也挤过去看。
红榜上,按照成绩从高到低排列着进入复试的五十人名单。
“啊,有我,第五十名,好险。”
周敏拍着胸口,长舒一口气。
赵兰的名字排在第二十一,她看了一眼,表情没什么变化。
木齐章的目光从上往下扫,在榜单前列寻找自己的名字。
终于,在第十一名的位置,她看到了“木齐章”三个字。
她微微松了口气,成绩还算理想,进入了下一轮。
林芳的名字不在榜上。
就在这时,负责竞赛的老师走到公告栏前,大声宣布:
“进入复试的同学请注意,复试将于明天上午八点,在行政楼第二会议室进行。
复试形式为笔试加面试,将从五十人中最终选拔出三名最优秀者,授予‘助理会计师’职称资格。
其余进入复试的同学,将根据表现获得‘会计员’职称资格。”
此言一出,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什么?还有复试?”
“助理会计师?天哪!那不是相当于干部身份了?”
“会计员只是初级职称啊,差距太大了!”
气氛瞬间再次紧张起来。
“助理会计师”,在这个年代,含金量极高,意味着更好的工作分配的起点和待遇。
周敏吐了吐舌头:“我的妈呀,还要再考一轮,还要面试,这也太难了吧。”
赵兰的眉头也微微蹙起,显然感到了压力。
木齐章也忍不住吐槽,后面的居然是面试。
“助理会计师”,这确实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目标。
短暂的惊讶后,她的眼神迅速恢复了冷静。
她拉了一下周敏和赵兰:
“别在这儿愣着了。
既然进了复试,就得全力以赴。
只有一天准备时间,我们得抓紧。”
回到宿舍,气氛明显不同了。
周敏拿出笔记开始复习。
赵兰开始整理面试可能遇到的问题。
林芳不在宿舍,想必是落榜后心情低落,躲出去了。
木齐章坐在书桌前,没有立刻翻开书本。
她需要快速调整心态和策略。
面试考察临场应变,语言表达和对专业的理解深度。
她沉思片刻,然后打开笔记本,开始重新规划复习重点。
她决定下午集中火力攻克可能出现的复杂实务题和案例分析,晚上模拟面试提问,训练逻辑和口才。
时间紧迫,必须高效利用。
复试如期而至。
行政楼第二会议室气氛更加凝重。
笔试的题目果然更加灵活和深入,出现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账务处理题,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木齐章沉心静气,仔细审题,调动所有学过的知识,有条不紊地作答。
遇到难题她也不慌张先跳过,保证会做的题目拿到分数。
笔试结束后,紧接着就是面试。
面试官是三位看起来十分严肃的老师和一位来自财政局的中年干部。
考生们按顺序单独进入会议室。
轮到木齐章时,她深吸一口气,推门走了进去。
面对考官们审视的目光,她尽量保持镇定,礼貌地问好。
考官的问题果然很犀利,不仅涉及专业,还问到了对当前某些经济政策的看法。
这些问题,对于大多数埋头书本的学生来说,很有挑战性。
木齐章凭借着她超前的些许认知和这段时间的扎实复习,回答得有条不紊。
结合实例阐述自己的理解,态度不卑不亢。
当被问及“如何理解经济核算与企业效益的关系”时,她提出了一些在当时看来比较新颖的观点,比如注重长期效益而不仅仅是短期利润,引起了那位财政局干部的注意,微微点了点头。
面试结束,木齐章走出会议室,后背已经出了一层薄汗。
她尽力了,结果如何,只能等待。
三天后,最终结果公布。
巨大的红榜前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