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恶劣天气,我们采用了新的增稳和导航算法,小雨、中雪和六级风条件下仍可执行任务。”
“好!”叶修对装备部长说,“这款无人机,轮式和履带旅都要重点考虑。我们要的不是一两件先进武器,而是一个融入体系、可靠管用的作战节点。”
他看向李所长,语气诚恳:“李所长,装备采购需要流程,但我们部队建设等不起。你看能不能这样,我们先以技术合作、战术研究的名义,引进几套样机。
放到部队去进行实战化检验和训练?经费方面,我们集团军可以从训练经费里挤出一部分,同时也积极向总部申请专项。”
李所长沉吟了一下,与身边同事交换了眼色,最终点头:“叶参谋长如此有诚意,我们研究所一定全力配合!先提供样机和技术支持团队,帮助部队尽快形成操作和维护能力!”
类似的对话在几家军工企业不断上演。叶修凭借其专业的眼光、对部队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务实高效、不绕弯子的作风,给这些军工单位的领导和技术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不仅是在“跑部钱进”,更是在为集团军未来的装备体系建设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和布局。
初春的包头,空气中还带着几分料峭寒意。
北方工业集团下属的装甲车辆总装厂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高大的厂房里,生产线如同钢铁巨龙般延伸,一辆辆已完成总装、涂着崭新荒漠迷彩的09式轮式步战车和04A式履带式步战车整齐排列,等待着最后的检验。
叶修在厂方领导和集团军装备部同志的陪同下,沿着生产线缓步前行。他看得非常仔细,不时停下脚步,询问着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细节。
以及新批次装备在信息化接口、故障自检系统等方面的改进情况。厂方代表一一作答,气氛严谨而专业。
当队伍行进到生产线末端,即将进入调试检测区域时,叶修的目光无意中扫过厂方陪同队伍的队尾。
那里站着几位身着军装的技术代表和厂方中层管理人员。
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了一张熟悉而又略带沧桑的脸上。
罗崇?
叶修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那是他在国防科技大学时的同宿舍老四!
那个出身军工世家,思维活跃,对武器装备有着近乎痴迷热爱,常常在宿舍里抱着各种外军装备期刊啃到半夜的罗崇!
毕业后,罗崇按照家族安排和自身志向,回到了北方工业集团担任军代表,而叶修则进入了作战部队和机关,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上一次联系,还是四五年前,叶修在总部信息化局工作时,就某些装备数据链标准问题与罗崇通过几次加密电话,之后便因为各自工作繁忙且涉密,联系渐渐少了。
岁月似乎在罗崇身上留下了更深的痕迹,鬓角已能看到些许白发,眼神也不复当年的锐利飞扬,带着一丝疲惫和……
某种难以言喻的沉寂。最让叶修感到意外和不解的是,罗崇肩上的军衔,竟然是少校?
而且看他资历章上的级别,仅仅是正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