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大运送我重开军旅 > 第350章 轻型合成旅(快速反应部队!)

第350章 轻型合成旅(快速反应部队!)(2 / 2)

现代战场要求部队能快速响应、灵活部署,而旅级单位以其精干、合成、高效的特点,正成为基本战术单位的理想选择。

叶修深知,推动“师改旅”并非易事。这不仅是编制调整,更涉及指挥体系、作战理念乃至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

他必须找到有力依据,并制定出符合集团军实际、切实可行的方案。

叶修梳理了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在21世纪初,特别是2010年左右的陆军编制改革情况,为27集团军的改革提供参考:

鹰酱在2005年左右基本完成了其“师改旅”(Modur Brigade)的转型。

他们将重型师重组为更模块化、功能更集成的旅级战斗队(BCT),每个旅都集成了步兵、装甲、炮兵、侦察、后勤保障等要素。

这种编制显着提升了独立作战能力和部署灵活性。

例如,在需要快速投送兵力时,旅级单位比庞大笨重的师更具优势。

大毛陆军在2008年后也大力推进了“新面貌”改革,核心同样是“师改旅”,旨在打造一支更精干、反应更快的军队。

俄军规划了重型、中型和轻型旅以应对不同战场环境。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俄军在其旅之下还特别强调营战术群(BTG) 的建设和运用,旨在打造能在战场上独立遂行任务的战术单元。

这进一步印证了合成化、模块化编制向下延伸的趋势。

脚盆鸡自卫队也进行了类似调整,例如在2010年将其驻冲绳的第1混成团升格为第15旅团,并加强了通信、防化等专业力量,旨在提升西南岛屿的快速反应和独立行动能力。

这些外军的实践共同表明,推动“师改旅”是适应现代战争形态演变,打造精干、高效、灵活、多能陆军的普遍趋势和关键举措。

与此同时,叶修也密切关注着我军在合成化、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我军空降兵第15军已经计划了一次重大重组,将原来的3个空降师和1个航空兵旅,整编为9个更具独立作战能力的旅,包括空降旅、特种作战旅等。

目前这个计划还在空军高层的远期规划当中。等待运输能力的提高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新型编制的作用。

这使得迅速部署空降部队变得更为容易。

陆军第93集团军某红军旅在“摩步师改机步旅”的转型过程中,尽管面临机关编制缩减、职位岗位变动等考验,但广大官兵展现了“铁心向党”、服从大局的坚定信念,顺利完成了转型。

该旅领导也深刻认识到,转型的核心是要培养一大批既能继承发扬光荣传统,又能在信息时代陆军建设中大有作为的人才。

综合内外部的经验教训,结合对147师等部队现状的深刻洞察,叶修对即将在集团军推开的“师改旅”改革,形成了初步的思考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