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比喻生动而犀利,既阐明了己方立场,又将质疑的矛头巧妙地反弹回去,引得台下不少代表发出会意的笑声,那位提问的学者则显得有些尴尬。
随后几个问题,无论是关于朝核、伊核等热点议题,还是关于网络空间、太空等新疆域的国际规则,叶修都应对自如。
对于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敏感问题,他严守政策底线,措辞严谨,寸步不让;对于一些带有偏见或误解的提问,他则用事实和数据予以澄清,语言犀利,逻辑严密,展现出强大的思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他的表现,让台下许多原本可能带着挑剔眼光的外国军事专家刮目相看。
这位年轻的东大军官,绝非只有光鲜的外表和唬人的资历章,其头脑的清晰、反应的敏捷和对自己国家政策的深刻理解与坚定扞卫,都令人印象深刻。
与此同时,叶修在会场内的发言和答辩情况,几乎被实时地通过国内权威媒体以及如新浪、搜狐、腾讯等新兴互联网门户网站的专题页面报道出去。
文字、图片、甚至短视频片段,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在当时的国内主流网络论坛,如天涯社区、猫扑、铁血社区以及各大高校的BBS上,相关帖子的点击量和回复数呈爆炸式增长!
“燃爆了!这才是我们国家青年军官该有的样子!”
“叶修大校威武!有理有据有节,怼得那些阴阳怪气的外国记者没话说!”
“以前总觉得‘鹰派’是个贬义词,现在我发现,我们需要这样的‘鹰派’!有智慧、有血性的‘鹰派’!”
“看到他,我就对我们国家的国防放心了!”
“年少有为,国之栋梁!从此我就是叶大校的粉丝!”
“求叶大校详细资料!这成长经历太传奇了!”
青年网民们,尤其是那些关心国防、充满爱国热情的年轻人,沸腾了!叶修的形象——年轻、英俊、专业、强硬、机智、忠诚——完美契合了他们心中对于理想军人,特别是“鹰派”将领的想象。
他迅速成为了无数青年崇拜的偶像和奋斗的目标,一种被称为“叶修现象”的热潮开始在互联网上涌动。
一场原本侧重于学术交流的分组讨论,因为叶修的出场,演变成了一场展现东大新一代军官风采、成功进行国际舆论引导和在国内凝聚人心的精彩亮相。
叶修这个名字,通过此次香山论坛,真正意义上走出了军营,进入了国际视野和国内公众的认知中,成为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