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震惊和确认之后,庞大的国家机器,尤其是军队这台战争引擎,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被点燃了。
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时间竞赛,就此拉开序幕:
14:35 (震后约7分钟): 基于T师的率先报告和地震局的确认,集团军党委在几分钟内形成决议,拉响集团军范围内最高等级战备警报,命令所有部队立即转入应急救灾准备,并同步上报首都军区。
14:41 (震后约13分钟): 首都军区接到报告,主要领导中断正在进行的会议,立即进入战时指挥状态,启动军区级应急响应预案,命令辖区内部队,特别是工程、医疗、运输、陆航等专业力量,做好驰援准备,并上报军委联指。
与此同时军委联合指挥中心大厅,巨大的电子屏上已经切换成灾区地图和震情信息。
最高层决策者迅速集结,面对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地震之一,没有任何犹豫。
14:43: 经最高统帅批准,中央军委向全军发布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投入抗震救灾的号令!
命令通过覆盖全军的自动化指挥系统瞬间传达至各大战区、各军兵种!
14:50 (震后约22分钟): 覆盖全军的光纤、卫星、短波通信网络优先级调整,救灾专用信道开通!
庞大的、由叶修等人参与构建的全军信息数据链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被“唤醒”,开始高效流转各级指令、灾情信息和部队动态。
一架架侦察机、无人机奉命从各地机场紧急升空,奔赴灾区侦察灾情。
而在这一片紧张有序的全面动员中,一个名字和一支部队的表现,显得格外耀眼。
军委副总长在联指中心,看着实时反馈的各部队战备转换进度。
当看到屏幕上“首都军区第27集团军T师”后面标注的“已完成一级战备转换,应急救援分队已组织完毕,具备初步出动能力”以及旁边惊人的时间戳时,他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忍不住用手指重重敲了一下T师的数据栏,对身旁的其他领导感慨道:
“这个叶修!这小子带的部队,反应速度太快了!又是他第一个拉响战备!看来他平时搞的那些无预告拉动,不是花架子,是真把部队练出来了!”
此时,联指中心内正在紧急磋商前线指挥架构。
大灾之初,灾区通信中断、道路毁损、情况不明,最亟待解决的就是“信息孤岛”问题!谁能快速打通通信链路,谁就能掌握救灾的主动权,就能拯救更多生命!
副总长目光锐利,迅速提出了一个关键人选:“叶修同志不仅带兵有一套,他更重要的背景是主持过全军指挥系统和数据链的论证与建设工作!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套体系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也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在混乱初期去建立前线通信枢纽!
我建议,立即任命叶修为总部前指通信指挥主任,火速前往一线,负责统筹协调灾区所有军事通信力量,尽快恢复和保障指挥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