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歼轰-7/苏-30编队:挂载激光制导炸弹和空地火箭弹,在战场上空保持存在,随时听令于地面突击营的激光指示,点状清除威胁目标(如坦克、炮兵阵地、指挥车)。
· 运输机群(快速强化):在确认机场安全后,至少4-6架大型运输机(运-8/伊尔-76)在战斗机护航下,强行降落(即使跑道有部分损伤也需冒险),卸下重装备和补给,极大增强突击营的坚守能力。
· 整个计划成功的关键在于让蓝军相信红军的主攻方向在正面。
· 可能辅以无线电佯动、小股部队伴动等其他欺骗手段。
· 突击行动本身要求极高的突然性和速度。
叶修的这个计划,就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豪赌。他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体系作战的精确协同、部队的极端训练素养以及对手可能存在的判断失误上。
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计划,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正面的压力如果不够强大,突袭的路线一旦被暴露,火力支援稍有迟滞,甚至运输机无法安全降落,那么深入敌后的精锐部队就会瞬间陷入绝境,面临被敌人包围歼灭的危险。
然而,李军长却被这个计划深深吸引。他紧紧地盯着地图,目光如炬,仿佛要透过那薄薄的纸张看到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
这个计划虽然极具想象力,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然而,正是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策略,让李军长看到了打破与“新西兰”这种劲旅硬碰硬僵局、出奇制胜的一线曙光。
“立刻组织精干参谋班子!”李军长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直达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这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果断和决心,让人不禁为之一振。
“以叶修同志的构想为基础,进行细化推演!”李军长继续说道,他的目光落在了叶修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叶修的构想显然得到了李军长的认可,现在需要的是将这个构想进一步细化,使之成为一个可行的方案。
“评估所有风险节点,制定备用方案!”李军长的语气严肃而认真,他深知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备用方案,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我要在到达集结地域前,看到一份可执行的详细计划!”李军长的最后一句话,既是对参谋班子的要求,也是对整个作战计划的期望。他希望这份计划能够详细、准确地反映出实际情况,并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与此同时,李军长还下达了另一道命令:“命令侦察部队,动用一切手段,重点查明‘磐石’机场周边蓝军部署的真实情况!”
这道命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了解了蓝军的部署情况,才能制定出更加有效的作战计划。
侦察部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他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不遗余力地完成这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