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维杰瞪了孙女一眼,没好气地说:“急什么?饭要一口一口吃。”然后他转向叶修,缓了口气,“说说你的具体想法吧。”
叶修见状,连忙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打开后递给俞维杰,同时解释道:
“老师,我建议采用‘宣讲会+双向选择’的模式。首先,由我们团领导带队,来校举办专场宣讲会,详细介绍试点单位的特殊地位和未来发展前景。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对我们有更全面的了解。”
叶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同时,我们会允许有意向的学员到部队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部队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样可以确保他们能够真正适应并胜任相应的岗位,做到人岗相适。”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对于特别优秀的硕士、博士,我们可以直接任命他们担任技术参谋或装备研究室主任,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
俞维杰翻看着方案,不时点头。当看到\"设立军地联合实验室,科研成果优先转化\"这一条时,老人眉头一挑:
\"这个想法不错。学校最怕的是什么?是学生到了部队后专业荒废,变成个普通参谋。如果能保持与学校的科研联系,吸引力会大很多。\"
\"还有,\"叶修趁热打铁,\"我们希望邀请部分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定期到部队指导。
特别是南斗系统这样的重点项目,一线部队的实战反馈对研发至关重要。\"
听到\"南斗\"二字,俞维杰和俞青姝交换了一个眼神。
\"说到南斗,\"老将军若有所思,\"青姝后天就要随队去西昌了。你要是真想去观摩发射,我倒可以安排。\"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叶修,\"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老师您说!\"叶修精神一振。
\"带几个好苗子一起去。\"俞维杰眼中闪着精明的光,\"让他们亲眼看看,自己学的技术是怎么变成国之重器的,又是怎么与部队需求结合的。这比什么宣讲都管用!\"
叶修恍然大悟,不禁佩服老师的深谋远虑。是啊,有什么比亲眼见证一颗承载着自己所学知识的卫星腾空而起,更能点燃年轻学子的报国热情呢?
厨房里飘来阵阵香气。俞青姝不知何时已经回到灶台前,锅里传来食材与热油接触的滋滋声。
\"老师,\"叶修突然想起什么,\"关于发射观摩,我需要向团里请示......\"
俞维杰大手一挥:\"这个不用你操心。我亲自给陈墨打电话,他当年还是我的学生呢!\"
老人站起身,向厨房走去,\"现在,先尝尝我孙女的手艺。这丫头,搞科研是把好手,做饭嘛......\"他故意提高了嗓门,\"也就勉强能吃!\"
\"爷爷!\"俞青姝气鼓鼓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您再这样,今晚的笋炒肉就没您的份了!\"
叶修忍不住笑了。在这个充满学术气息又弥漫着家常烟火味的午后,他仿佛看到了军队未来的模样——最尖端的科技与最朴实的情怀,如同火箭与卫星,在时代的烈焰中完美融合,直冲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