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杨辰的劝谏,时机未到(2 / 2)

杨辰直起身,目光诚恳地看着李密,语气沉重地说道:“魏公,如今我军虽据有洛阳,看似势大,实则根基未稳。东有王世充虎视眈眈,西有李唐厉兵秣马,南有萧铣、杜伏威等辈蠢蠢欲动。我军刚刚经历偃师之败,元气尚未完全恢复,洛阳城中,人心虽附,但府库空虚,尚需时日休养生生息。此时,实非问鼎天下之良机。”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也更显恳切:“辰以为,我军当务之急,是应继续高举为天下百姓除暴安良的大旗,广积粮,缓称王。一面深耕洛阳,发展民生,积蓄实力;一面联络各方豪杰,分化瓦解敌人。待到天下人心思归,群雄疲敝之时,再登高一呼,则大业可成,水到渠成。”

一番话,有理有据,情真意切。每一个字,都仿佛是站在李密的立场上,为瓦岗的未来深思熟虑。

然而,这些话落在李密的耳朵里,却变了味道。

广积粮,缓称王?

这不就是说我李密现在称帝是操之过急,是好大喜功吗?

什么叫“府库空虚”?你杨辰和长孙无垢在洛阳搞得风生水起,现在却跟我说府库空虚?这是在向我哭穷,还是在暗示我,瓦岗的钱袋子,已经握在了你的手里?

李密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他看着杨辰那张“忠心耿耿”的脸,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和猜忌。

他觉得杨辰的每一个字,都在影射他的无能,挑战他的权威。

“杨参军的见解,确是老成之言。”李密端起茶杯,掩饰住眼中的冷意,语气也变得生硬起来,“只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站起身,重新走到地图前,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狂热。

“你说的,是谋略,是算计。但你忘了,这天下,最重要的是人心!是大义名分!”

他猛地一挥手,指向地图上的中原大地。

“如今大隋已亡,天下无主,百姓嗷嗷待哺,翘首以盼,盼的是什么?盼的是一位真命天子,来结束这乱世,还他们一个太平!我若迟迟不肯顺应天意,只会让天下人失望,让追随我的兄弟们寒心!”

“至于王世充、李渊之流,”李密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轻蔑,“不过是土鸡瓦狗,跳梁小丑!待我登临大宝,振臂一呼,天下英雄必将望风来投!届时,扫平六合,不过是旦夕之事!”

他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充满了虚妄的激情。

杨辰静静地看着他,没有再说话。他知道,再说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一个已经将自己催眠的人,是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的。

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已经当着李密的面,尽到了一个“忠臣”劝谏的本分。

从这一刻起,无论李密做出任何决定,所导致的任何后果,都与他杨辰无关。他已经仁至义尽。

“魏公英明神武,深谋远虑,非辰之所能及。”杨辰再次躬身,语气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钦佩”与“折服”,“既然魏公已有定计,辰,自当遵从。”

李密看着杨辰“认输”的模样,心中那股被压抑的火气,终于顺畅了许多。他重新露出笑容,走上前,亲热地拍了拍杨辰的肩膀。

“杨参军,你能明白我的苦心,我就放心了。你放心,待我大业初定,你便是这新王朝的定国柱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开始给杨辰画饼,许下空洞的承诺。

杨辰只是微笑着,点头称是。

就在这时,系统那冰冷的提示音,在杨辰的脑海中悄然响起。

【支线任务触发:阻止瓦岗分裂。】

【任务描述:李密一意孤行,称帝在即,与翟让旧部的最终决裂已不可避免。请宿主在即将到来的“劝进大会”上,化解双方的最终决裂,尽可能保全瓦岗的有生力量。】

【任务奖励:情缘点1500,随机瓦岗军将领天赋一项,瓦岗核心将领好感度提升。】

杨辰的眉梢,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

阻止分裂?

不,他要的,从来不是阻止。

而是……在废墟之上,重建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新秩序。

“好了,时辰不早了。”李密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意气风发地说道,“走吧,随我一同去见见诸位兄弟。今日,我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一件关乎我瓦岗未来的头等大事!”

他大步流星地向门外走去,背影里充满了即将踏上巅峰的自负与狂喜。

杨辰跟在他的身后,看着他那略显滑稽的背影,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无人察觉的,冰冷的弧度。

大戏,要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