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 > 第138章 徐茂公的深思,杨辰的深不可测

第138章 徐茂公的深思,杨辰的深不可测(1 / 2)

第138章:徐茂公的深思,杨辰的深不可测

城楼上的风,渐渐大了。

人群已经散去,带着满身的兴奋和谈资,将今日这场精彩绝伦的“文斗”传向城中每一个角落。方才还人声鼎沸的广场,此刻只剩下几名士卒在清扫着地上的狼藉,空旷得有些不真实。

徐茂公没有立刻离开。他独自站在城垛旁,目光投向那座空荡荡的高台。紫袍使者狼狈逃窜的背影,仿佛还残留在空气里,与满城震天的哄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荒诞而又意味深长的画卷。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在粗糙的城砖上轻轻划过。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放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那面镜子。

当杨辰说出答案时,他瞬间便领会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典故。那是一种谋士间心照不宣的机锋,是胜利者对失败者居高临下的点拨。

可现在,风一吹,心头那股因胜利而生的燥热退去后,一股更深的寒意,却从脊背上悄然升起。

不,不止于此。

杨辰送去的,恐怕不只是一句典故。镜子,最根本的作用,是映照。映照衣冠,也映照面目。他是在对李世民说:看看你自己,看看你被怒火冲昏头脑后,那张因嫉妒而扭曲的脸。你以为你是在羞辱我,其实,你只是在向天下展示你的失态与无能。

这已经不是权谋,而是诛心。它精准地刺向了一位天之骄子最脆弱的自尊。

徐茂公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白色的雾气在微寒的空气中散开。他终于彻底明白了,从杨辰决定让那名使者进城,当众宣读国书的那一刻起,这场戏的结局,就已经被写好了。

他不是在被动接招,而是在主动布局。他需要一个舞台,一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他需要李世民的这份“国书”作为道具,更需要那名傲慢的使者,来扮演一个衬托他智慧与气度的丑角。

他将一场泼向自己的脏水,变成了一场洗涤自身的甘霖。他不仅毫发无伤,反而借着这股力道,将自己的“仁义”与“深情”之名,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从此以后,天下人再提起长孙无垢,想到的不会是“失贞之妇”,而是“明珠蒙尘”,是一个被瞎子丢弃、却被英雄拾起的无价之宝。

好可怕的算计。好可怕的男人。

徐茂公的思绪,不由得回溯到更早的时候。从杨辰带着长孙无垢出现在金墉城的那一刻起,自己所看到的,所担忧的,似乎都在他的算计之内,甚至,都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

带回长孙无垢,在自己看来,是引火烧身,是与强大的李唐提前结下死仇。可他却举重若轻,将其任命为大司农。这一手,当时自己只看到了“名正言顺、人尽其才、千金买骨”这三层妙用,便已惊为天人。

现在看来,那不过是冰山一角。

真正的杀招,是第四层,也是最深的一层——他在逼李世民犯错。

他算准了以李世民的骄傲,绝不可能咽下这口气。他算准了李世民必然会做出激烈的反应,无论是出兵,还是发布檄文。而无论李世民作何选择,都将落入他预设的陷阱。

出兵?那是为情所困,不顾大局。

檄文?那更是给了杨辰一个向全天下表演的机会。

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棋手,看似随意地落下了一子,却早已预判了对手之后的所有步数。李世民每一步都以为自己占据了主动,殊不知,每一步都踩在了杨辰画好的格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