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 > 第101章 宴席风云,杨辰的暗中观察

第101章 宴席风云,杨辰的暗中观察(1 / 2)

第101章:宴席风云,杨辰的暗中观察

杨辰最后一个字落下,殿内便再无一丝声响。

那句问话,像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口上,将那点虚伪的客套、那份剑拔弩张的对峙,全都砸得粉碎,只剩下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

沉香炉里,最后一缕青烟袅袅升起,盘旋着,挣扎着,最终散于梁柱之间,再也无法聚拢,正如瓦岗此刻的人心。

杨辰依旧站在殿中,成了风暴的中心。他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却垂下眼帘,仿佛在欣赏自己脚下那片光洁如镜的金砖,对周遭的一切浑不在意。

他不需要去看,也能清晰地感受到每一道目光里蕴含的情绪。

李密的目光,最是冰冷。那是一种猎物脱出掌控,甚至反过来咬了猎人一口的惊怒。杨辰能想象到,在那张沉静如水的面孔下,是何等翻江倒海的杀意。这位魏公,此刻恐怕已在心中将自己凌迟了千百遍。但他不会动,至少现在不会。因为杨辰剖开的,是瓦岗的脓疮,也是他李密自己的心病。在解决这个心病之前,他不能让任何人看出他的虚弱。

翟让的目光,则从最初的暴怒,转为茫然,最后沉淀为一种深可见骨的寒意。那不是对杨辰的寒,而是对自己,对未来的寒。他是个粗人,但他不是蠢人。杨辰描绘的那个画面,他听懂了,也信了。他第一次发现,他引以为傲的兄弟义气,他赖以安身立命的旧部势力,在真正的权谋算计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击,甚至会成为催命的符咒。那股寒意,让他这位在沙场上从无畏惧的汉子,第一次感到了恐惧。

而单雄信,这位义薄云天的九省绿林总瓢把子,他的目光最为复杂。他不再看杨辰,而是死死地盯着李密。那眼神里,有被说中心事后的警惕,有对兄弟未来的忧虑,更有了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白的绝望。他忽然意识到,杨辰那番话,与其说是在挑拨,不如说是在陈述一个血淋淋的事实。他和他的兄弟们,早已被李密推到了悬崖边上,成了李唐随时可以利用的棋子。

至于其他人,王伯当的手始终按在剑柄上,肌肉紧绷;翟让身后的那些旧部将领,则面面相觑,脸上的悍勇之气,被一种无所适从的慌乱所取代。

整个大殿,成了一个巨大的囚笼,而殿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画地为牢的囚徒。

杨辰心中平静。

他知道,自己这剂虎狼之药,药效已经发作了。接下来,便是最痛苦的刮骨疗毒。是挺过去,获得一线生机;还是扛不住,毒发身亡,就看这两位主事人的心性与格局了。

他站在徐茂公身后,眼观鼻,鼻观心,仿佛真的成了一尊没有感情的泥塑。他将自己从这场风暴中抽离出来,变成一个纯粹的观察者。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缓缓流逝。

一滴汗珠,从一名卫士的额角滑落,顺着他坚毅的脸颊线条,滴落在冰冷的铠甲上,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嗒”。

这声音,却像是一道信号。

李密终于动了。

他没有去看翟让,也没有理会杨辰,只是将手中的酒杯,缓缓举到唇边,将杯中早已冰凉的酒水,一饮而尽。

他放下酒杯,动作优雅,发出“笃”的一声轻响。

“杨辰。”

他开口,声音平淡得听不出任何情绪,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

“你很好。”

他说。

“身为洛阳令,心忧洛阳安危,不错。你方才的推演,虽然危言耸听,却也并非全无道理。”

他顿了顿,目光终于转向了脸色煞白的翟让。

“大哥,杨辰的话,你怎么看?”

他把皮球踢了回去。

这一手,极为高明。他既没有承认自己的猜忌,也没有否认杨辰推演的可能性,而是摆出了一副从善如流、愿意倾听的姿态。他将自己从“猜忌者”的位置上摘了出来,变成了与翟让共同面对问题的“决策者”。

翟让的嘴唇动了动,喉咙里发出一阵嘶哑的声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能怎么看?承认杨辰说得对?那不就等于承认自己和他手下的兄弟们,真的可能成为瓦岗的叛徒吗?否认?他又如何去反驳那套环环相扣,直指人心的逻辑?

他涨红了脸,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像一头被困在陷阱里的猛兽,空有一身力气,却不知该往何处冲撞。

单雄信见状,向前踏出一步,沉声道:“魏公,我等兄弟,对瓦岗忠心耿耿,天日可鉴!杨府君的推演,不过是纸上谈兵,我等岂会中那李世民的奸计!”

他的话掷地有声,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因为他心里清楚,忠心是一回事,被猜忌、被逼迫之后会做出什么,又是另一回事。

李密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容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

“单二哥的忠心,我自然是信的。可人心隔肚皮,这世上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他这句话,轻飘飘的,却像一根毒刺,再次狠狠扎进了翟让旧部众人的心里。

“你!”单雄信勃然大怒,手已经握住了刀柄。

“住手!”

一声苍老而疲惫的喝止,打断了即将爆发的冲突。

是徐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