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杨辰献策,破敌之妙计(2 / 2)

“这‘文火慢炖’之法,草民称之为‘疲敌之计’。”

“疲敌之计?”李密咀嚼着这四个字,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正是。”杨辰的声音变得清晰而有力,议事厅内,只剩下他一个人的声音在回荡。

“其一,围而不攻。大军压境,将洛阳城四门围住,只做围城之势,却不发动猛攻。如此一来,城内守军必然日夜戒备,精神紧绷,时刻不敢松懈。一日两日尚可,十日半月,纵是铁打的汉子,也熬不住。”

“其二,日夜骚扰。白天,派小股精锐骑兵,轮番在城下叫骂挑战,擂鼓呐喊。他们出城,我们就退;他们回城,我们再上。让他们出也不是,守也不是,不胜其烦。到了夜里,更是好时候。每隔一个时辰,便在四门同时鸣金击鼓,吹号呐喊,做出攻城的假象。等他们披甲上城,我们便鸣金收兵。如此反复,一夜数次,不出三日,保管城中人人精神萎靡,眼圈发黑,站着都能睡着。”

杨辰说到此处,嘴角泛起一抹冷意。这计策,听起来简单,却歹毒无比,是后世心理战的雏形,专门折磨人的精神。

李密和徐茂公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讶异。他们都是用兵的行家,自然听得出这计策的可行性和阴损之处。

“这只是疲其兵,如何乱其心?”徐茂公追问道。

“这便要说到其三,攻心为上。”杨辰胸有成竹,“王世充为人猜忌多疑,尤其不信任外来将领。我们可以大造声势,宣称已与城中某位将军暗通曲款,约定了献城日期。再伪造几封书信,故意让他的巡逻队截获。以王世充的性子,宁可错杀,绝不放过。届时,他必然会在城中大肆清洗,搞得人人自危,将帅离心。我们只需在城外看着他自毁长城便可。”

“其四,断其粮道。洛阳城虽大,但数万守军的人吃马嚼,不是小数目。王世充必然会从周边郡县调粮。我们可派出精锐,专门劫杀他的运粮队。城内缺粮,军心必乱。届时再以高价向城中百姓许诺,凡送粮草出城者,十倍价钱收购。如此一来,内有饥荒,外有重利,洛阳城不攻自破!”

杨辰一口气将自己的计策全盘托出,条理清晰,环环相扣。从疲兵,到乱心,再到断粮,一套组合拳下来,将坚固的洛阳城变成了一座孤岛,一座随时可能从内部崩溃的囚笼。

大厅之内,再次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李密站了起来,他走到舆图前,目光死死地盯着洛阳城,脑中飞速地推演着杨辰计策的每一个步骤。越想,他眼中的光芒便越亮。

这个计策,避开了瓦岗军不擅攻坚的短板,将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它不需要消耗太多的兵力,只需要足够的耐心。而最终的效果,却可能比强攻好上十倍!

妙!实在是妙!

他猛地转过身,看向杨辰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那不再是看一个伙夫,也不是看一个有些小聪明的溃兵,而是在看一个真正的……谋士!

徐茂公脸上的笑容,也早已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自负智计无双,瓦岗大小战役,皆由他一手策划。可杨辰提出的这个“疲敌之计”,其思路之刁钻,手段之狠辣,连他都未曾想过。

尤其是那招伪造书信、离间君臣的毒计,简直是算准了王世充的性格,往他的心窝子里捅刀子。

此人的心机,深沉得可怕!

他之前猜测杨辰是隋室宗亲,潜入瓦岗是为了借势。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他。这哪里是一条想借池塘栖身的蛟龙?这分明是一头懂得如何利用猎人、驱使猛虎来捕杀猎物的……恶狼!

良久,李密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难掩的兴奋:“好一个‘疲敌之计’!好一个‘文火慢炖’!杨辰,你让本公刮目相看!”

杨辰躬身道:“魏公谬赞,草民只是纸上谈兵。”

“不!”李密一摆手,断然道,“此计大有可为!若能功成,你当居首功!”

他此刻心情大好,之前因众将反对而产生的郁结之气,一扫而空。看向杨辰的目光,也充满了欣赏。

然而,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徐茂公却忽然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李密火热的头上。

“魏公,此计虽妙,却有一个致命的破绽。”

李密的笑容一僵,看向徐茂公:“军师请讲。”

徐茂公的目光,再次落回杨辰身上,那眼神,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要将他的思想一层层剖开。

“你的计策,从头到尾,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那就是,王世充会被我们牵着鼻子走,会按照我们预想的那样,一步步掉进陷阱。”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愈发锐利。

“可王世充是何等人物?他也是身经百战的老狐狸。倘若他将计就计,识破了我们的骚扰之策,非但不疲,反而趁我军懈怠之时,设下埋伏,打开城门,精锐尽出,与我军决一死战。届时,我军主力远在城外,疲于奔命,你,又当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