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节言之有理。”另一个沉稳的声音附和道,“洛阳守将王世充,此人老奸巨猾,用兵诡诈,绝非张须陀那样的勇夫可比。我军长途跋涉,客场作战,一旦陷入苦战,粮草补给便是大问题。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是秦琼。他的声音,稳重而谨慎。
紧接着,厅内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叔宝说得对,王世充那老狐狸,不好对付。”
“是啊,咱们好不容易攒下这点家底,可不能一仗就打光了。”
“不如先取周边郡县,稳固根基,再图洛阳不迟。”
显然,大部分将领,都对李密这个冒进的计划,心存顾虑。
“哼!一群胆小如鼠之辈!”一个阴冷的声音响起,带着浓浓的不屑,“想当年,我等兄弟跟着大龙头揭竿而起,何曾怕过?如今兵强马壮了,胆子反倒小了?依我看,魏公此计大妙!取了洛阳,咱们就能号令天下,还怕他娘的什么王世充!”
单雄信。他的话,像一盆油,浇进了本就议论纷纷的火堆里。
厅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单雄信的话,明着是支持李密,暗里却捧出了“大龙头”翟让,隐隐有将瓦岗旧部与李密新归附的势力,划分开来的意思。
“雄信,不得无礼!”一个略带疲惫,却依旧中气十足的声音呵斥道。
是翟让。
李密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压抑着情绪。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已经恢复了平静:“诸位将军的顾虑,密,都明白。洛阳城坚,王世充难缠,这都是事实。但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打!天下人都以为我们不敢打,王世充也以为我们不敢打,我们偏要打他一个出其不意!”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煽动性:“富贵险中求!若无破釜沉舟之志,何以成就不世之功?难道诸位就甘心一辈子在这小小的瓦岗寨,当个占山为王的草寇吗?”
厅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李密的这番话,无疑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谁不想封侯拜将,光宗耀祖?
杨辰站在门外,听着里面的争论,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李密有野心,有魄力,但他太急了。他急于摆脱瓦岗寨的草莽气息,急于建立一番惊天动地的功业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才选择了洛阳这块最硬的骨头。
而秦琼、程咬金等人的顾虑,也并非没有道理。以瓦岗军目前的实力,强攻洛阳,胜算确实不大。王世充此人,在历史上也是个出了名的难缠角色,心狠手辣,计谋多端。
双方都有道理,也因此,陷入了僵局。
杨辰的脑海中,关于隋末唐初的那些历史知识,如同潮水般涌现。他清楚地记得,历史上瓦岗军与王世充在洛阳的数次交锋,双方互有胜负,战况极其惨烈,最终耗尽了瓦岗军的精锐,才让后来者得了便宜。
硬碰硬,绝对是下下之策。
对付王世充这样的老狐狸,必须用巧劲。
他的嘴角,在无人察觉的角落,微微扬起。
一个针对王世充,也针对眼前这个僵局的计策,已然在他心中成型。
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将这个计策,送到李密和徐茂公面前的机会。
正思索间,厅内的争论似乎告一段落。
“此事暂且搁置,容我与军师再行商议。”李密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为这场议事画上了句号。
“吱呀”一声,大门从内被拉开。
一股混杂着茶香与浓重汗气的热浪,扑面而来。
众将领鱼贯而出,一个个神情凝重,或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或眉头紧锁,快步离去。他们经过杨辰身边时,都只是匆匆瞥了一眼这个陌生的伙夫,并未在意。
罗成也从里面走了出来,他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门边的杨辰,冷峻的脸上闪过一丝讶异。他脚步一顿,似乎想说什么,但看了看四周,最终只是对杨辰微微点了点头,便错身而过。
杨辰也对他点头致意,心中却暗道:看来,徐茂公的动作,连罗成都不知道。
很快,喧闹的大厅便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李密和徐茂公两人。
杨辰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机会,要来了。
片刻后,徐茂公的亲信徐三从厅内走出,径直来到杨辰面前。
“军师让你进去。”
他侧开身,让出了通往大厅的道路。
杨辰深吸一口气,拎起身边的炊具和“烧火棍”,迈步走上了青石台阶。
每一步,都踩得异常沉稳。
他知道,这道门槛之后,将是他在这乱世之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登台亮相。而他要面对的,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两位枭雄。
成与不成,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