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惊鸿与明月(2 / 2)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开篇便以一句石破天惊的提问,拉开了宏大的序幕!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

他下笔如飞,文思泉涌!

整篇赋,洋洋洒洒,近千言!

他将自己对宇宙、对人生、对永恒与短暂的思考,都融入了这篇《问月赋》之中!

当他写下最后一个字时。

他面前的那张宣纸竟无风自动,缓缓地漂浮了起来!

一层淡淡的、皎洁如月光的清辉,从纸上散发出来,将他整个人都笼罩其中!

文成,异象生!

“好!”

高台之上,郑玄看着自己的曾孙,忍不住抚须而笑,眼中充满了自豪!

这才是我郑家的麒麟儿!

这篇《问月赋》,足以镇压当世!

……

就在所有人都为郑修远的这篇惊世之作,而感到震撼之时。

另一边。

苏文渊终于动了。

他没有写什么气势恢宏的赋。

只是在桌案上缓缓地磨着墨。

他的动作很慢,很专注。

仿佛他要磨的不是墨。

而是这世间的……时光。

当墨磨到最浓最稠之时。

他提起笔。

在那张依旧洁白如雪的宣纸上,缓缓地写下了……

一首词。

第一句。

“一轮秋影转金波,”

仅仅七个字,一股难以言喻的清丽婉约,却又带着无尽思念的意境,瞬间透纸而出!

仿佛能看到一位思妇在寂静的秋夜,凝望着那如同金色波纹般流转的月光,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征人的牵挂。

高台之上,郑玄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的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惊讶之色!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孙儿那篇《问月赋》所营造出的那股“清冷高远”的意境,在这短短七个字所蕴含的极致人间思念面前,竟已经开始分庭抗礼!

一个在天上。

一个在人间。

苏文渊还没有结束。

他深吸一口气,落下了……

第二句。

“飞镜又重磨。”

“轰——!”

当“重磨”二字,落下之时!

整个大成殿那原本庄严肃穆的气氛,仿佛都被这股浓得化不开的愁绪与期盼,给彻底……感染了!

所有人的心中,都没来由地生出了一股莫名的……共鸣。

谁没有过离别?谁没有过思念?

谁不期盼着,那面象征着“团圆”的“飞镜”,能有“重磨”圆满的一天?

而苏文渊面前的那张宣纸,更是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那张纸并没有发光。

它无声无息地在那“转金波”三个字的上方,渲染出了一轮……满月的虚影。

而那“又重磨”三个字的下方,隐隐勾勒出了一片……思妇的剪影。

词成而意生!

其意化境!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异象了!

这是书法与诗词,结合到极致才能达到的……书道二境“意在笔先”,与诗词之道完美融合的……境

“把酒问姮娥:被蹉跎,欺人奈何?”

……

大殿之内,一片死寂。

所有的人都沉浸在那股无法言喻的思念之中,久久无法自拔。

良久,良久。

主考官钱谦益,才缓缓地站起身。

他的脸上充满了复杂,有震撼,有激赏,更有一丝……惋惜。

他看着那两份同样惊才绝艳,却又风格迥异的作品。

一篇如皓月当空,清冷而高远,充满了“出世”的哲思。

一篇如金波转影,温婉而动人,充满了“入世”的情感。

孰高?孰下?

无法评判!

也不必评判!

他拿起朱笔,在那两份都足以流传千古的答卷上,同时画下了一个代表着最高荣誉的……天圈!

他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的声音,对着所有人宣布道:

“本场诗赋,”

“苏文渊,”

“郑修远,”

“并列……榜首!”